在市場上僅10塊錢一瓶的洋河大曲,被灌入從廢品收購站等處買來的3.5元一個的洋河名酒“天之藍”酒瓶,再用已被“黑市”賣到40多元一個的“天之藍”外包裝進行包裝,就通過物流對外銷售賣到400多元一瓶的真品酒。
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29日期間,30多歲的湖北人邱金朝和邱國朝兩兄弟,通過類似手段,以次充好,生產假冒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洋河藍色經典系列“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M3”、“夢之藍M6”等品牌白酒,先后46次通過物流對外銷售,銷售價值共計人民幣48.2萬余元。日前,江蘇省句容市人民檢察依法對邱金朝、邱國朝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案批準逮捕。
用低檔酒灌裝成高檔酒銷售,長久以來在各地都有所耳聞。但該案破獲中詳細暴露的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卻足以引發消費者對名酒銷售和酒瓶、包裝廢舊流通環節“失控”的擔憂。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邱國朝之前在南京打工,在當一個地下假酒窩點當司機過程中,偷偷學到了這門“手藝”。從2015年1月份左右開始,邱國朝在南京市棲霞區租了一間房,專門準備了烘干機、鉚釘鉗等工具,開始“大干一場”做假酒、賣假酒。
由于生意興隆,人手不夠,哥哥邱金朝也一起參與做假酒。期間,邱國朝負責同買家聯系業務,邱金朝平時負責出去發小廣告,并聯系購買造假必備的酒瓶、標識等包裝材料。
兩兄弟案件暴露的整個流程其實異乎尋常簡單:洋河海之藍用6塊錢一瓶的洋河普曲灌裝;洋河天之藍用10塊錢一瓶的洋河大曲灌裝;洋河夢之藍系列的M3、M6用25塊錢一瓶的洋河云錦酒灌裝;雙溝珍寶坊君坊酒用10塊錢一瓶的洋河大曲灌裝。
這些高檔酒的酒瓶,則是邱國朝在江蘇淮安購入。比如說“海之藍”、“天之藍”、“珍寶坊”的瓶子都是3.5元一個,“夢之藍”系列的瓶子8塊錢一個。
低檔酒灌裝入這些真酒瓶后,還需要精致的外包裝。邱國朝就從鹽城某廢品收購站王某手中購買到了。價格為洋河海之藍酒外包裝130元錢6個,天之藍酒外包裝280塊錢6個,夢之藍酒外包裝280塊錢4個,雙溝珍寶坊君坊酒外包裝150塊錢6個。最后,再買來5塊錢一個打包酒的紙盒子,而物流發往各地的則般印上“配件”、“家電”或者一些英文字樣,以便“魚目混珠”。而他們的下游買家,則都知道這種是假酒而且便宜,只不過是以低檔充當高檔,都抱著“只要喝不死人”的心理,暗中牟取暴利。
《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中發現,在物流環節,這些假冒酒類暢行無阻的現象,直接暴露了監管缺失問題。
按照規定,物流業不僅需要實名制,更需要通過完善監管制度,提高監管手段,加大堵截假冒偽劣產品通過物流業行銷的力度。雖然該案暴露出的僅僅是“以次充好”的假冒手段,但倘若聽之任之這類違法行為蔓延,那么完全有理由去懷疑那些對人體能造成巨大傷害的有毒有害物品,也可以通過缺乏監管的物流渠道,長期暢行無阻地行銷到消費者餐桌上。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4月發布的《2015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明確加強對郵遞、快件渠道專項執法。其中要求將打擊侵權假冒列為郵政行業安全監管常態化項目,要求寄遞企業簽署不得寄遞侵權假冒商品的承諾書,加強生產源頭治理和流通領域監督檢查,查處侵權假冒、無證生產銷售等違法犯罪行為。
雖然快遞條例的立法已經納入2016年國務院立法計劃,并且正在加快推進相關工作,但目前由于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要通過強有力的監管,徹底改善每一個環節的收寄規則,徹底斬斷假冒偽劣產品通過物流渠道行銷的鏈條,還有待時日。
“對于長期利用物流公司寄送大量名酒的行為,其實物流收貨員都會有所察覺,企業也應當在發現相關嫌疑后,履行社會責任,建立相應機制對寄送人的寄送手續,尤其是企業生產、銷售的相關法定許可證照進行核驗,但現在之所以假酒、假藥等偽劣產品能輕松過關,一方面是沒有法律支撐,行業規范缺乏依據,另一方面也存在著物流企業逐利心態,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位法律界人士認為,從法律責任上說,物流企業不能將責任簡單推卸給寄送人,物流環節是銷售行為的重要環節,這種行業“潛規則”和“壞規則”在立法中繼續得不到糾正,那么立法的成效將大打折扣。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還認為,該案中還暴露了物流企業代收款的問題,所有結賬手續其實并不與法律規定的企業財務制度相吻合,這不僅導致稅收流失,也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造假者“規避”執法和制裁的平臺,建議健全物流領域的執法監管,對長期提供假冒偽劣產品銷售平臺的物流企業進行法律追責,比將有效震懾這類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