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進口葡萄酒因其獨特的異域文化和宣稱的“優良”品質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進口葡萄酒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隨著大批進口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其中的一部分也成為了不合格榜單的“座上?”。
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僅2014年下半年,共有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67批次進口葡萄酒被查出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有貨證不符、干浸出物不合格、銅、鐵、二氧化硫、山梨酸超標,包裝不合格等。
2014年下半年進境葡萄酒不合格原因匯總
干浸出物不合格,違規使用添加劑,產品質量難保證
在67批次不合格進口葡萄酒中,有原產西班牙的“上佳味莫斯卡托甜白葡萄酒”、原產法國的“迷蝶谷桃紅葡萄酒2013”等9批次被查出干浸出物不合格。
據了解,干浸出物是葡萄酒里不揮發性物質的總和(糖除外),是體現酒質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一指標過低表明葡萄酒的原汁含量不足或原汁質量不佳,其含量不足導致葡萄酒質量不合格。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干浸出物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能涉及葡萄成熟度問題、葡萄酒的釀造過程、或者還可能有摻假嫌疑,這些因素都會成為葡萄酒干浸出物被檢不合格的原因,從而影響葡萄酒的質量。”
在2014年下半年的不合格名單中,有原產澳大利亞的“2012開普地區系列赤霞珠紅葡萄酒”等8批次產品被查出銅超標,原產法國的“梅格斯精選紅葡萄酒”等6批次產品被查出鐵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