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啤酒行業的轉型升級將在2019年獲得更大推進,于此同時,外資啤酒企業正在加速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國內啤酒市場繼續量縮價漲,行業分化仍在加劇。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外資改變策略:從賣到買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13年-2018年中國啤酒進口量穩步增長,共增長638844千升;2019年1月中國啤酒進口量為56334千升,同比下降5.5%。
從金額方面來看,2013年-2018年中國啤酒進口金額與進口量同步增長;2019年1月中國啤酒進口金額為62.9百萬美元,同比下降3.2%。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一數據除了與進口啤酒的庫存較大有一定關系,也與中國啤酒市場自身的轉型、升級、強大有關,“外資啤酒會以更多方式實現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而不是只把產品賣進來。”
2017年,百威英博的ZX Ventures宣布收購上海精釀啤酒拳擊貓酒廠;近日,嘉士伯啤酒集團以小股東的身份收購部分京A啤酒股份,這些大事件都引起了行業熱議。
越來越多的外資認識到中國啤酒中高端市場的重要性,但他們如今選擇改變策略,不再一味地賣產品,而是更加側重于與國內企業合作,這樣的投資和布局將讓投入產出比更為合理。
企業改變策略:由量到質
根據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大陸人均啤酒消費量達到31.9升,高于全球均值25.9升?v向比較,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2013年達到峰值,隨后開始下降,且歐睿國際預測下滑趨勢將會延續。
目前我國啤酒人均消費量已處較高水平,加上替代品(白酒、紅酒、預調酒等)的沖擊,未來增量空間有限。
與消費量即將滯漲的預期相反的是,中高端啤酒的占比在不斷提高。
根據分類,單價在7元/升以下的啤酒為低端經濟型產品,單價在7-14元/升之間的產品為中端啤酒,單價在14元/升以上則為高端啤酒。
其中高端啤酒2011-2016銷量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1.45%,與同期啤酒市場-1.08%的年復合增長率形成較大差距,并由此帶動高端啤酒同期市場份額大幅增長,由3.11%上升至8.66%。
根據歐睿國際統計數據,2011年-2016年我國啤酒均價由7.62元/L上升至11.26元/L,年復合增長率為8.14%。
業內專業人士分析稱,相比2008年提價的核心驅動力在于成本上漲,現如今啤酒價格上漲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行業進入成熟期之后,啤酒企業的內在盈利需求不斷提升,內在需求點已從量向質轉變,集體提價默契更足。
中信建投分析師表示,中國啤酒市場已經跨過總量成長期,當前消費總量基本穩定,或有小幅波動,行業未來發展主題將是利潤率提升,這將成為驅動行業總收入、總利潤增長的強勁因素。
隨著消費升級,個性化消費成為主流趨勢,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品質更好、價格更高、更有內涵的產品買單,因此大部分啤酒企業自2018年,就開始轉變思路推新品、立品牌、進軍中高端細分市場。
2019年中國啤酒板塊復蘇正當時,外資的策略轉型與行業的轉型升級將在未來獲得更大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