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酒行業在復蘇,到底是誰的復蘇?
從目前公開的16家上市酒企的業績快報來看,其中貴州茅臺、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今世緣、舍得酒業、水井坊、酒鬼酒、海南椰島、珠江啤酒、重慶啤酒、蘭州黃河、會稽山等12家業績預喜,占比達75%。
僅從預增數據來看,行業確實一片繁榮景象。酒企開會都說“要讓經銷商賺到錢”,但奔波在一線的酒商們真的賺到錢了嗎?利潤增長了多少?為此,酒業家團隊調研了60多位來自全國13個省份的不同層級的經銷商,卻發現酒商們依然叫苦連天……
一半以上酒商對2018年春節利潤不滿意
提價是2017年中國白酒的主旋律,名酒領漲、地產龍頭緊隨,區域品牌也不甘示弱。再加上春節旺季的到來,讓整個行業對這個占白酒年銷量1/3的旺季備受期待。那么,多輪漲價后,酒商們的利潤情況到底怎么樣呢?價格瘋漲后的名酒經銷商們,他們的利潤情況又會是怎樣呢?
春節剛剛結束,酒業家團隊分別在合肥、杭州、上海、廣州、成都、德陽、綿陽、等各級市場,乃至部分鄉鎮市場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酒商們對利潤問題并不滿意,在接受調研的36位酒商(含經銷商、二批商、分銷商、終端零售商)中,對春節期間銷量表示滿意的達到29位,滿意率為81%;對利潤表示滿意的為2人,占總調研人數的5%;較為滿意的為6人,占總調研人數的17%;認為利潤一般(過得去)的6人,占總調研人數的17%;對利潤不滿意的為22人(其中零售終端商15人,經、分銷商7人),占總調研人數的61%。
由此可見,一半以上的酒商對自己在2018年春節的利潤并不滿意。
酒業家記者還特意留心了一下春節期間的鄉鎮市場的酒水銷售,來自茅臺鎮、瀘州等地方的各種琳瑯滿目的禮品酒堆在小型超市、代銷店,且動銷情況不錯。“小年(臘月二十三)過后,每天都能賣出去幾十件,幾乎是平時一個月的銷量。但是現在的消費者都知道價格,所以利潤薄得可憐,一瓶幾十元的白酒掙5元(毛利)也在出。”德陽市羅江縣新盛鎮的一位中型生活超市業主劉大姐告訴記者,今年春節的酒水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以上,銷量增幅較大。
關于酒商利潤,酒業家調研團隊進行了如下統計。初步統計,名酒酒商(經銷商、分銷商)為16人,占總人數的26%,綜合毛利在4%—9%之間(取最高值與最低值);名酒系列酒酒商7人,占總人數的12%,綜合毛利在11%—18%之間;區域名酒及地產強勢品牌酒商17人,占總人數的28%,綜合毛利8%—23%;普通中小品牌酒商19人,占總人數的31%,綜合毛利在10%左右;名酒總經銷產品酒商2人,占總人數的0.3%,綜合毛利30%左右。
酒商賺錢與否,分茅臺與非茅臺?
“賺錢也是茅臺經銷商賺錢,可惜我們不是,其他酒都一樣,酒廠漲價,酒商銷售價格漲不起來,利潤怎么可能提升?”杭州白酒經銷商王進(化名)反問道。
酒業家記者調查發現,許多酒商均同意以上觀點。
從各地經銷商的回饋情況來看,雖然酒企業績一片繁榮,但酒商賺錢依然很難,經銷商叫苦的、迷茫的仍然居多。原來不止手機分蘋果,非蘋果,酒商群體,也分茅臺與非茅臺?
據北京一位主營茅臺的經銷商透露,在茅臺酒的帶動下,茅臺的總經銷產品利潤率也較高。
“現在產品利潤點下降,人員成本又在提升,我們去年沒賺錢。”某江西代理四特酒、龍江家園的白酒經銷商告訴記者。
“茅臺經銷商是都不愁銷量和利潤的,但是區域酒還是比較難賣的,去年還是沒賺到錢,只能勉強養家糊口,但是已經從業多年,也不好放下換行。”湖南地區某地產酒經銷商坦言。
“我前年做的郎酒,去年做的洋河,依然感覺掙不到錢……”,江蘇某白酒經銷田白(化名) 感嘆道。
“名酒需要大資本,風險也大,我選的產品主要以親民價為主,按普通消費層的標準來定位的,保證品質就能保證銷量,雖然利薄但是銷量還可以。凈利增幅度一般。”陜西省某地產酒經銷商王浩(化名)告訴記者,他已經不做名酒了。
“去年賣醬酒的基本都賺到錢了,其他就難說,賣低端酒的日子比較難過。”福建泉州代理了多家白酒品牌的酒商周濤(化名)受訪時表示。
陜西某區域白云邊經銷商告訴記者,2017年凈利增長10%左右。主要靠廠家對外埠市場的支持,效果有,但是也不明顯。
洋河某區域經銷商孫敏(化名)受訪時說:“相比前年,去年洋河夢之藍系列的產品賣得好些,但是銷量大的海之藍系列產品卻因提價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