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珠江啤酒(002461,股吧)扛住了中國啤酒行業持續下滑的壓力,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三成,但其全資子公司汕頭公司卻無法跟上公司步伐,近日,珠江啤酒祭出了“關廠”牌,稱汕頭公司已正式停產。
資料顯示,汕頭公司是珠江啤酒的全資子公司,主營啤酒生產、銷售,主要產品為瓶裝啤酒,注冊資本3083萬元,2016年12月31日總資產3991.49萬元,凈資產-2729.40萬 元,2016年凈利潤-2576.32萬元(數據未經審計)。
縱觀啤酒行業,近年來啤酒消費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易拉罐、純生啤酒等中高檔產品占比不斷提高。珠江啤酒認為,汕頭公司僅擁有瓶裝啤酒灌裝生產線,主要生產普通 瓶裝低端啤酒,已不能適應當地市場消費需求,因此在當地市場占有率較低,并連續多年虧損。業內人士分析,未來罐裝啤酒是趨勢,考慮到瓶裝需要回收額外成本較高,從渠道利潤、勞動力成本、運作成本角度,經銷商和廠家會推動罐裝啤酒,且罐裝顯得高檔,更符合現在消費升級下的消費者偏好。
珠江啤酒表示,本次汕頭公司借機停產是公司進行產能升級的重要舉措。停產后,汕頭公司暫時保留房產和土地,并會探索未來轉型經營之路。預計2017年汕頭公司可保持盈虧平衡。
盡管珠江啤酒意欲進行產能升級,不過仍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啤酒五強鼎立的格局在今年內仍不會被打破。當前國內啤酒市場的寡頭競爭格局已經形成,華潤雪花、青 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000729,股吧)和嘉士伯啤酒占國內啤酒市場的市場份額接近80%,珠江啤酒當前市場占有率不到7%。此外,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表示也表示,雖然珠江啤酒在廣東純生啤酒市場份額曾超過90%,但后來由于其他品牌進入,珠江啤酒市場份額遭受沖擊,廣州市場珠江啤酒的市場份額現已不足50%。因此,如何實現區域品牌突圍仍然是珠江啤酒戰略布局的重點。
據業內專家介紹,國內啤酒業近幾年持續低迷,銷量同比下滑。自2011年起全國啤酒銷量便進入了持續的下行階段,2014年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年下滑趨勢進一步擴大 至-4.97%,行業持續不景氣促使公司業績下滑,啤酒企業整體表現不佳。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則預測,開年的暖冬對于啤酒行業有較大利好,整體行情取決于第二季度是否像2015年、2016年一樣出現影響啤酒銷量的“涼夏”。上述啤酒企業人士則認為,今年啤酒市場或將低量增長,同比增幅預計在1%~3%之間,整體市場還不能在2017年實現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