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資800萬元為酒葡萄種植戶每畝補助200元,金士葡萄酒莊、夏都三期等一大批改擴建和再建項目竣工或緊鑼密鼓施工,碣陽酒鄉、鳳凰酒谷等干紅酒聚集區初現雛形……隨著一系列重大舉措和一大批項目的實施,昌黎“中國葡萄酒城”漸行漸近。
“規劃面積79平方公里,形成沿205國道建設昌黎縣葡萄酒產業發展核心軸、沿昌撫公路建設葡萄酒莊園聚集帶、沿昌盧公路建設葡萄酒文化休閑旅游產業帶,葡萄酒莊園聚集區‘碣陽酒鄉’、葡萄酒文化休閑旅游區‘鳳凰酒谷’和未來葡萄酒原料供應區‘西部種植基地’的‘一軸’、‘兩帶’、‘三核’葡萄酒產業布局,打造以釀酒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酒瓶制造、橡木桶生產、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干紅葡萄酒產業鏈條,加速產業崛起步伐。”昌黎縣葡萄酒業管理局局長邵黎明介紹,目前該縣已獲得“中國干紅葡萄酒之鄉”、“中國釀酒葡萄之鄉”、“中國干紅葡萄酒城”等多項稱號。
好酒是“種出來”的,好葡萄才能釀好酒。天士力集團投資建設的金士酒莊,504畝酒葡萄在更充分接受光照的梯田種植,全部引進了國內最優質抗病性強種苗,采用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在種植中嚴格控制結果量確保酒葡萄營養成分含量,與氣象部門協調在種植園建立氣象站記錄葡萄園氣候變化,據此積累從種植到釀造雙向可追溯的氣候數據資料,為個性化紅酒釀造提供翔實的工藝調整參考。從最基本的產業基礎開始,梳理打造全新紅酒產業鏈,精細化種植僅僅是昌黎打造高端葡萄酒的開端。
“擁有企業戰略規劃和經營管理、葡萄種植與葡萄園管理、葡萄酒生產工藝與技術、葡萄酒市場研究與品牌營銷策劃、葡萄酒教育培訓與國際交流合作等5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團隊。”這就是一個農民、耿氏酒堡堡主耿學剛的氣魄,他成立的秦皇島市晟杰葡萄酒產業研究發展中心,也是昌黎強化技術支撐、瞄準行業前沿、推進葡萄酒產業晉檔升級的縮影。該縣在與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等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同時,成立并充分發揮河北省釀酒葡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28名國家級評酒委員的作用,組織科技攻關和新品研發,全縣葡萄酒企業已引進電滲析冷穩定處理等15項國際國內先進技術,自主研發的起泡酒、干白葡萄酒等高品質酒種還填補了國內空白。
圍繞園區突破、產業鏈延伸、結構調整抓葡萄酒高端項目聚集和產業生成。計劃投資6.47億元、占地500畝的金士葡萄酒莊項目,將建成集葡萄種植、釀酒工廠、酒窖、酒文化博物館、高檔酒店、葡萄酒展銷館及高端住宅于一體的國際一流綜合性葡萄酒莊園;占地600余畝、總投資3.2億元的海亞灣酒莊,專門聘請國家級釀酒師、品酒師作為公司技術中堅,酒莊廠房及會員中心聘請清華大學進行建筑設計,由國家一級建筑資質單位進行建設。在昌黎,由世界五百強中糧集團投資的華夏莊園、奧地利施華洛世奇家族投資的朗格斯酒莊以及茅臺精品葡萄酒莊園、瑪蒂尼酒莊等,已將“長城”“朗格斯”“茅臺”等國內外知名干紅葡萄酒遠銷英、法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重點龍頭企業華夏公司2014年實現銷量同比增長21%、利潤同比增長4.5倍的歷史記錄。新增投資25億元,嘉泰酒莊、十年紅酒莊等一批產業新軍,正在昌黎產區演繹中華紅酒文化豐富深遠的內涵。(記者張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