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白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隨著近年來公務消費的大幅下滑,白酒行業的洗牌也隨之到來。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2012年間,白酒行業產量年增幅達到13%~27%,銷售增幅保持在20%~38%之間。而2013年產量同比增速驟減為5.81%,銷售增幅則降至14.38%。去年行業增速繼續下滑,被業界公認為白酒行業最艱難的一年。
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導致其行業整體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這其中,“三公”消費大幅減少,高端酒整體降價,集體退出公務消費,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產能嚴重過剩,致使白酒庫存量大,經銷商、渠道商壓貨多,原來渠道中的存貨現在要在終端進行消化,且過程緩慢,導致各酒企業績下滑;其三,中低端白酒品牌林立,產品同質化嚴重,加上消費者更趨理性,銷量下滑也就在所難免了。
當然,白酒行業的問題,并非一日之寒。長期以來白酒企業重產品推出,輕市場反饋;重廣告誘導消費,輕終端渠道建設以及與消費者體驗溝通。這些陳年詬病在緊縮“三公”消費之下完全暴露,國家政策調整只是壓倒白酒行業過去泡沫繁榮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白酒行業瞅準喜宴市場
近期,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我市喜宴市場主要包括婚慶與圓鎖兩大部分,其中,有三成消費者選擇100元~200元左右的白酒,四成消費者選擇200元~300元左右的白酒,一二成左右的消費者選擇300元以上的白酒。而在品牌方面,我市喜宴市場較為青睞的品牌有汾酒、瀘州老窖系列、郎酒、五糧液系列等。
面對市場的低迷及喜宴市場的相對穩定,很多白酒品牌開始在喜宴用酒上下工夫,不僅將包裝盒、瓶身做成喜慶的中國紅、高貴的“土豪金”,而且還有很多品牌開始推出定制婚宴用酒的服務項目。采訪中記者就發現,在某婚宴現場,某品牌白酒瓶身上就貼了個浪漫的貼紙,卡通版的新郎、新娘頭像放在心形圖案中,下方則是一對新人的真情告白,并寫有見證人的姓名。不僅如此,在一家圓鎖喜宴現場,記者看到某品牌的白酒上還有激勵年輕人奮發圖強的詞語……
喜宴難成白酒“救命稻草”
一方面白酒品牌及經銷商希望抓住喜宴市場大做文章;另一方面,喜宴市場的白酒消費量也在大幅下滑。有業內人士分析,在不久的將來,喜宴市場可能成為白酒行業的下一個“滑鐵盧”!
記者調查發現,時下影響喜宴市場白酒消費量的因素更多。一方面,現在大多數人都開始注重養生,喝酒的少了;另一方面,查緝酒駕力度的加大,使得很多開車赴宴的人不敢飲酒……
采訪中一位為孩子操辦婚宴的先生告訴記者,10年前,他大兒子結婚的時候,平均每桌喝掉了三瓶半白酒,而十年后的今天,在他二兒子的婚宴上,每桌平均連一瓶白酒都沒喝完。這位先生遺憾地說:“十年前,咱兜里缺錢,用的是不到30元的‘紅蓋汾’,但是大家都喝好了!十年后,咱生活條件改善了,用的是300元一瓶的‘老白汾’,但是酒都剩下了。”
采訪中記者隨機調查了9場喜宴,其中4場婚宴、5場圓鎖宴,據統計,平均每桌用酒都不到一瓶。也就是說,如果各品牌白酒及其經銷商想以此為契機拓寬市場銷路,恐怕也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