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席,喝酒是飯桌上的“固定節目”。年關歲尾,聚會、應酬接踵而至,白酒市場的黃金季也隨之到來。受經濟下行和限制“三公”消費影響,目前本地市場上的高端白酒普遍“遇冷”,銷量和價格持續走低,而中低端白酒卻異軍突起,銷量走俏。
據了解,2014年,多個品牌、十幾個系列的外地中低檔白酒涌入本地市場,再加上本地酒業推出的中低端酒品,讓消費者挑花了眼。
外地白酒涌入本地 價位親民銷量不小
2014年,本地白酒市場酒品豐富,酒行感嘆“中低檔酒泛濫”。中低檔白酒品牌多、系列多,多到酒行都不知道給顧客介紹哪一種好。
日前,經營酒行25年的劉先生像往常一樣在店內清點存貨。30平米的店內擺滿了貨架,貨架上的白酒有的包裝精美,有的包裝簡單,有的是裸瓶的,價格不一。“最貴的是茅臺15年,3000多元一瓶,去年一瓶也沒賣出去。”劉先生介紹,每瓶十幾元到兩三百元的中低檔酒是銷售主流。從2014年初開始,多個品牌旗下的多個系列的中低檔白酒進入本地市場。“店里面擺的都是賣得快的酒,四川、江蘇、山西、陜西、北京、包頭等地的酒都有。這些地方的酒系列多,擺滿了3個貨架,還有很多牌子的酒沒有購進。”
劉先生估算,外地中低檔白酒的銷量占55%左右。品牌系列增多,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更大了。“以前,本地也有外地酒,但并不像去年那樣來勢洶洶。我計算了一下,以往本地酒的銷量是80%,外地酒是20%,如今外地酒的銷量明顯增加。”通常,影響消費者選擇酒水類產品的主要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品牌”“口感”和“價格”,排在后三位的分別為“購買是否方便”“支持家鄉品牌”和“跟潮”。
一些高檔酒專賣店也加入銷售中低檔白酒的行列。7年前,付先生開了一家店,專營四川某高檔白酒品牌,是當時本地唯一的此品牌白酒專賣店。去年,付先生開始銷售其他品牌的酒類。“高檔酒搞活動也賣不動,中低檔酒還能賣出去些,賣出去的大部分是外地酒。包頭產的一種20多元一瓶的白酒銷量很好,顧客反映口感不錯。”付先生說,100元至300元一瓶的中檔酒主要用于事宴,平時請客,大多市民選擇一瓶50元左右的低檔酒。
“來飯店喝酒的顧客,點得最多的是一瓶30元左右的白酒,所以我們進貨時也選擇這個價位的。”經營餐館的李先生說。
白酒銷售搏銷量 商家搶客招數多
臨河區商務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臨河地區批發零售白酒的店鋪有450家,類似于超市純零售的店鋪有545家,銷售白酒的餐館有171家。
在巨大的消費需求下,白酒市場歷來硝煙彌漫、群雄并起。為了搏銷量,對于“一年之計在于冬”的白酒銷售來說,眼下已經進入了搶客時刻,價格直降、買贈等促銷方式悉數在列。
據了解,目前本地中低檔白酒市場多以買贈方式促銷,如買二增一、買三贈一、贈送購物卡等。“買贈主要針對事宴用酒,價格多在一瓶100元以上,個別的一瓶200元左右,最高的一瓶588元。”一家承攬酒席用酒的酒行經理介紹,事宴用酒數量大,也是冬季白酒銷售的主攻方向。消費者對買贈這種促銷方式的反應并不像前幾年那樣熱烈。“現在的活動力度已經很大了,但消費者還是希望酒價直降,或者購買達到一定限額后再贈送,這樣更實惠。”他說。
在白酒紛紛促銷的形勢下,個別白酒廠家調查市場后,抓住市場空白,開發新品牌,拓展銷售渠道。“調查市場后,我們發現消費者對于健康白酒的需求量很大。市面上的很多白酒是勾兌酒,喝了以后容易頭疼。”生產純糧食手工釀造白酒的賀女士介紹,他們根據市場反饋,打造中低檔的健康酒,“進入市場后,還是可以找到顧客群。我們根據其需求,進行產品定位,制定銷售策略。”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一些年輕人購買某類白酒時會一起買些飲料,調著喝。“這種二鍋頭可以兌飲料喝,兌了飲料后口感更像紅酒,很受年輕人的歡迎。去年年初進入市場后,在十幾元一瓶的低檔白酒銷售份額中,這種酒占了30%。”經營酒行25年的劉先生說,市場認可度提高之后,這種酒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剛開始一瓶13元,后來14元,現在漲到15元了。”
業內分析:競爭會更激烈,價位會更低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價格下降是市場的選擇,中低檔白酒的價位會繼續走低。透視中低檔白酒市場,口感好、品牌好、質量高,性價比高才能博得消費者的歡心。
業內人士分析,近兩年,白酒生產廠家銷售壓力很大,在當地消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向外擴張,拓寬銷售范圍和渠道。加之物流業的發展,讓臨河白酒市場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諸多外地白酒紛紛登陸,分食“蛋糕”,這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很多進入本地市場的白酒都是行業內的大品牌,質量和性價比都很高,這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也給本地酒廠施加了壓力。眾多白酒廠家‘盯住’平民消費的中低檔白酒后,競爭會愈發激烈,價位會更低。”
從銷量上看,中低檔白酒受“三公”消費限制和經濟下行的影響并不大,銷量不會大幅下滑。“即便如此,許多銷售名煙名酒的店鋪還是停業了,本地酒的銷量也有所下降。想要在競爭中搶占先機,還需要經銷商、廠家形成戰略同盟,抱團取暖,單打獨斗取得勝利太困難了。”
白酒經銷商陳先生介紹,去年,市場競爭激烈,經銷商利潤小、支出費用高。“有許多低價酒出現,從平民消費的角度來說,可能出現消費者只看重價格,忽略性價比和口感的情況。其實,選擇白酒還是要綜合考慮,要選擇性價比高的酒類。”
據了解,本地白酒試水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線上銷售是酒類營銷的新模式,還在起步階段,這種模式是未來的趨勢。”業內人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