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較重:投3000萬新增環保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瀘州老窖的主營業務是“國窖1573”、“瀘州老窖”等系列白酒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的資金全部用于釀酒工程技改項目(一期工程)。瀘州老窖方面表示,隨著項目逐步建成并陸續達產進入回收期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業績將會顯著提升,有助于填補本次發行對股東即期回報的攤薄。
然而,有一件事情不容忽視,即項目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
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指出,瀘州老窖本次募投項目屬于環境污染較重的項目,是否符合相關環保政策規定,并經有權機關審批,請保薦機構和律師對此發表核查意見。
根據瀘州老窖提供的資料并經保薦機構和律師核查,發行人(瀘州老窖)屬于白酒生產企業,采用糧食發酵的釀造工藝。
瀘州老窖方面在回復公告中表示,發行人按照綠色環保要求對生產進行全過程控制,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目前,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廢水中,窖池黃水全部回用,生產廢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放;
鍋爐廢氣經布袋除塵器、爐內噴鈣系統脫硫處理后達標排放;
主要固廢為釀酒發酵中產生的丟糟,經生物質燃燒鍋爐燃燒后綜合處理;
環保設施齊備且運行良好。
同時,根據具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機構編制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瀘州老窖本次募投項目新增環保措施投資3060萬元,針對廢氣擬采取相應治理措施。
實際上,證監會針對環境污染問題,要求瀘州老窖反饋意見,有理有據。
早在2013年,據《北京商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茅臺旗下啤酒產品因排污問題突出而被環保部點名,從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彼時,《廣州日報》發布一篇題為《茅臺鎮面臨赤水河污染 酒廠成赤水河主要污染源》也曾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2014年,金徽酒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現身證監會網站,正因如此,其多次因污染問題被點名的情況才受到資本市場廣發關注。
在中國網的報道中曾提到2010年8月,甘肅省對污染減排重點項目實施預警監控,金徽酒業因“廢水治理工程未按計劃建成并通過驗收”被環保廳預警。在2011年8月的隴南市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上,其再次因同一問題被市領導“點名批評”;2012年2月,在隴南市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又被敦促“加快污水處理及循環再利用進度”。
但一切都過去了,目前白酒行業經過調整之后,自2015年起,整體進入回暖期,為了提升經濟效益,大型酒企基本紛紛斥重金進行釀酒工程技改,無可厚非。
但如何做好配套環保措施,也值得各大酒企重視,莫讓歷史車輪重蹈覆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