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白酒和現代白酒面前,你會選擇誰?
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傳統釀酒工藝正逐漸被現代化科技所取代。董酒偏偏不為所動,堅持傳統釀造技藝,全面執行“非現代”反向定位,致力于打造傳統白酒第一品牌,掀起了一場傳統白酒與現代白酒的大戰。
據了解,1月7日至9日董酒將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開啟一場白酒品鑒大會,董酒特級國密正裝(500ML)38度、46度和、54度“傲嬌”來襲。特級國密作為董酒的高端產品,由陳年基酒組成,與飛天茅臺、五糧液水晶瓶是同一市場定位,也是董酒的熱銷產品。
味道PK:堅持500年不變
什么是傳統白酒?記者咨詢了業內專家。傳統白酒在釀造上對原料、工藝和制曲上都有嚴格的要求:原料必須是純糧食;釀造必須堅持傳統工藝;制曲必須使用傳統配方。
董酒正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白酒。董酒采取純糧固態發酵,對原料的選擇幾近苛刻;沿用國家保密工藝,108道工序,道道必有,1500天釀造,一天不可少;使用國家保密配方,保證了其味道500年未曾發生變化。
除了在釀造上區別于現代白酒,董酒更堅持對傳統釀造文化的傳承。
走進貴州遵義董酒廠,從墻體到酒壇,酵池到制曲車間,處處顯示出歲月的味道,釀酒工人身上的傳統工作服也成為董酒鮮明的非現代符號之一。
而說起董酒的傳承人——“白酒第一人”賈翹彥,更是令人敬仰,F年72歲的賈翹彥與貴州茅臺酒傳承人季克良被同稱為“白酒之神”,在白酒界地位崇高。
在釀酒技藝和文化上對傳統的執著造就了董酒不變的味道。很多海外華僑表示,董酒還是原來的董酒,是正宗白酒的味道,是他們離開祖國時記憶中的味道。
體量PK:“落后”也是一種先進
隨著白酒產業“四化”——“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科技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白酒的體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2014年1-10月,全國白酒總產量達1003.89萬千升,基本上由現代白酒構成。
而受限于非現代化的工藝流程,傳統白酒在產量和出酒速度上遠遠落后于現代白酒,因而規模較小。平均每年1000人中只有1人能喝到1瓶董酒。對此,董酒方面卻堅信“落后也是一種先進”。
業內人士表示,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的今天,不少酒企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一味追求規模和速度已經顯得不合時宜,只有那些以品質和品牌為支撐才能真正存活下來。
“董酒在規模上的‘落后’反而成為了它的優勢,董酒已經形成了以文化人為主的特定消費群,尊崇雅致的品酒文化,品牌訴求和定位都十分清晰。”
理念PK:酒香不怕巷子深
董酒以獨有的國家保密工藝和國家保密配方做強有力支撐,將競爭對手反向定位為現代白酒,讓董酒從眾多白酒中脫穎而出,迅速與消費者關于傳統白酒的認知進行關聯。
優秀品質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形成了大量自發性購買行為,因而,在產品生產推廣上,董酒與傳統白酒也大相徑庭。
酒品研發方向清晰明確,新產品命名定價有據可依,包裝設計簡潔樸素,依靠消費者對品牌認同產生的的自發性購買,不必整天為廣告而等爭論。
科技的發展對傳統產業的沖擊是根本性的,傳統工藝、器具甚至人才都面臨著被機械替代的風險。然而,仍舊有很多企業執著于對傳統的堅持,比如全聚德烤鴨、狗不理包子這樣的百年老品牌,因為只有如此,產品最初的風味才會保留。
“中國白酒就是傳統白酒,現代白酒已經不能稱為真正的白酒。如果全聚德用天然氣烤鴨子的話,全聚德烤鴨將不復存在。”
董酒方面表示,在這場傳統白酒與現代白酒的大戰中,董酒將堅持傳統,決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