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董酒”)因涉嫌虛假宣傳其產品具有抗癌功效被推上風口浪尖。11月8日記者就此事采訪董酒內部工作人員,對方回應稱,該科研報告確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酒業協會和江南大學聯合發布,并已在權威媒體上刊發。董酒并沒有刻意借勢虛假宣傳,只因檢測出董酒所含成分最高,因而被外界斷章取義。至此,董酒宣傳產品抗癌一事陷入“羅生門”。
近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酒業協會和江南大學在北京共同舉辦主題為“中國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的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新聞稿中指出,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發布中國白酒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在國際上檢測并鑒定出中國傳統白酒中含有非揮發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lichenysin。且江南大學從香型各異的中國傳統白酒中選取15個典型代表酒樣,檢測其中的脂肽化合物地衣素含量,董酒中的含量達到111.74g•L-1,居白酒之首。該新聞稿同時強調,脂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功能和效果,其活性、抗病毒活性、溶纖活性和抑菌活性非常突出。這進一步證明了董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凝血、降膽固醇的功效,從而揭開其健康、平衡功能背后的秘密。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新聞稿上印有董酒的LOGO,由此外界對董酒涉嫌虛假宣傳的質疑聲漸起。
資料顯示,根據《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食品廣告必須真實、合法、科學、準確,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普通食品、新資源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廣告不得宣傳保健功能,也不得借助宣傳某些成份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其保健作用。且即使董酒確實具有抗癌、抗病毒等作用,但其“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凝血、降膽固醇”等詞語屬于疾病治療功能用語,依據《廣告法》,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但對于外界指責,董酒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該公司并未宣傳產品抗癌,相關內容是有行業協會和江南大學發布的。值得一提的是,董酒曾在其官網上發布與此次科研報告相關的文章,且其官方旗艦店主頁面也曾顯示董酒 “11月2日在京發布重大突破:董酒中有高含量脂肽類健康物質”。目前董酒官網已經無法打開,官方旗艦店相關頁面已撤,只剩“國密董酒,懂健康,富含52種萜烯類物質”等宣傳廣告。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指出,江南大學的科研結果即使是權威發布,但目前仍然屬于科研領域中的階段性成果,健康因子的發現并不一定對白酒營銷形成助推。即使發現白酒中含有脂肽類健康物質,但白酒主要由酒精組成,并不能代表喝酒對人體有益,董酒有混淆概念之嫌。雖然企業試圖通過科研類宣傳強化品牌形象無可厚非,但如果酒企的宣傳違背大眾常識,其概念引導與國家宣傳的理性飲酒不匹配,則應被叫停,嚴重的還應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