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酒業集中度在悄然加劇,以往類似于春秋時代諸雄林立的狀況,恐將以戰國七雄的姿態結尾。
從市場層面看,消費進一步向名優酒類集中,傳統名酒的份額在逐步擴大,諸多區域酒企面臨著市場萎縮的困境;而在資本層面,一場場整合與兼并的戲碼在登場,白酒跨區域兼并、國資推動的跨界整合、地方政府推動的以形成龐大酒業集團為目標的兼并整合案例不斷上演。
基于對高端名優白酒后市的看好,部分資本平臺開始加大對名酒企業的持股力度。
7月10日晚間,水井坊披露《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帝亞吉歐全資子公司GMIHL要約水井坊收購股份比例為20.29%,要約收購價格為62元/股。公告顯示,本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61.46億元。要約收購旨在提高帝亞吉歐對水井坊的持股比例,鞏固控股權,不以終止水井坊上市地位為目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酒業之間的兼并整合還呈現出跨區域的特征。
3月20日晚,老白干酒公告稱,公司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佳沃集團等購買豐聯酒業100%股權,已獲得證監會核準批復。
10月15日晚間,今世緣發布關于收購資產的進展公告,擬以現金方式收購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計收購股份比例為34%~49%。今世緣與景芝酒業“聯姻”,開創了中國白酒企業跨省強強聯合的先例。一個為蘇酒的骨干企業,一個是魯酒的龍頭企業,兩者將在產品結構、資本、區域市場等方面互相補齊,產生兩強疊加的態勢,以進一步應對酒業集中度增強、一線酒企對于區域市場不斷侵蝕的狀況。
除了酒業內部的整合,以國資平臺為主推動的跨界整合也開始逐步顯現。3月12日晚間,酒鬼酒公告稱,中糧集團成立中糧酒業作為旗下酒類業務的專業化運營平臺,并將下屬間接100%控股的中糖物流和中糖華豐分別持有的中皇公司34.92%股權和15.08%股權劃轉至中糧酒業。 本次劃轉完成后,中糧酒業將持有酒鬼酒控股股東中皇公司50%股權,并通過中皇公司間接控制上市公司31%的權益。
中糧集團橫跨糧食、乳業、葡萄酒業等多元業務類型,是一家極具影響力的大型國企,兼并酒鬼酒,除了有向白酒業務進軍的意圖外,更有國資出面、穩定地方經濟的目的。
2018年,另一家多元化發展的國資企業——華潤,也加大了對酒業的滲透、兼并力度,并且參與到部分酒企的混改進程中來。
2月初,山西汾酒公告稱,汾酒集團將11.45%的山西汾酒的股權,以每股52.04元的價格,總價約51.6億元人民幣轉讓給華創鑫睿。根據汾酒方面的說法,與華潤這樣的頂級戰略投資者合作,能夠改善山西汾酒的公司結構,規范公司治理,同時借助華潤在快速消費品行業經驗,實現上市公司的優化。
除了對白酒業務領域的滲透,華潤在其所擅長的啤酒領域,同樣動作不斷。年底,華潤啤酒公告稱,擬通過其全資子公司華潤雪花啤酒,收購喜力在華的7家公司。其中包括在中國內地成立的6家公司的全部股權以及在中國香港的喜力香港有限公司全部發行股本。
國資推進對酒業的整合過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10月17日,瀘州老窖公告稱,決定出資收購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的四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12%股權。川酒投隸屬于川發展(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川發展于2009年1月掛牌成立,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在四川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川發展和川酒投不斷加大兼并整合力度。此前,川酒投與諸多省內外名酒企業,諸如仙潭、豐谷、劍南春、花冠、河套等都傳出過洽談傳聞,并將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納入囊中。
此外,此前一直專注于醫藥領域的國藥藥材股份,也于年底成立國藥酒業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進軍酒業市場,產業布局進一步拓展。
無論是同業跨區域并購,還是業外資本出面進行的異業整合,在體現資本力量的同時,也顯示出酒業對于市場越來越集中的一種應對,以資本、規模、區位布局來應對明日激烈的競爭,這成為酒業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大趨勢,而地方政府直接上前推動,更顯示出主管部門對酒業大而不強現狀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