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這一段時間最火的一個概念。所謂互聯網+,是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常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制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以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現代制造業和生產服務業等有機融合。對于傳統行業的發展,互聯網+無疑將起到巨大地推動作用,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概括而言,就是增強新的發展動力,促進經濟增效升級。
正因為此,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聯網+行動,以比較大的篇幅闡述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強調傳統行業與現代制造業與互聯網間的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互聯網即網絡之間所串聯形成的龐大網絡,互聯網+簡單地理解就是把現代網絡與傳統產業有機地聯合起來。事實上,互聯網的發展已經不斷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產業,旅游、電信、家電、金融、醫療、教育培訓、媒體、圖書、以及傳統的零售等行業,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正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一些傳統產業格局,在互聯網思維的沖擊下發生著裂變和重構,從而催生了以互聯網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電子商務活動。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表明,2014年我們中國的網民規模已經到了6.49億,是美國互聯網用戶4.2倍。在這樣的一個龐大的背景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帶來的突破性的變化和影響主要表現在商品的快捷流通上。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4我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是26.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網上零售額接近2.8億,比上年增長了49.7%,
當然,電商網購雖然增幅較大,但是目前也只占整個消費比例的8.4%,其比例并不夠大。說明我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環境還處在在不斷成熟過程中,電子商務和網購滲透率還處在不斷提升階段,新型的消費形式仍然處于培養期。因此,發展互聯網+,最終就是要實現其信息的暢通、交易的便捷、渠道的扁平、支付的安全。
酒類行業與互聯網電子商務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倡導與否定的爭議屢屢不休。
客觀地分析,酒類行業規模龐大,集中度偏低,產品眾多,品種豐富,又屬于快消品,是比較適合利用互聯網做電子商務的一個行業。
但是,這些年來酒類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度并不高,發展的并不順暢。2014年酒類電商銷售額只占總銷售的1.04%,說明酒類行業與企業涉足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仍然存在較大地阻隔,電商也面臨著優化轉型之痛和發展瓶頸制約。
在這個消費市場青黃不接的節點,酒類行業與企業投身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不只是一種潮流,更應該是順應需求的心態,也就是說企業觸網是因企制宜、順勢而為,既要積極的擁抱互聯網,也要避免盲目性跟風。在此前提下,思維和意識上要明白互聯網+與+互聯網是不一樣的;操作上要做好因企制宜的電商戰略及“觸網”方案的選擇;處理好與傳統流通競銷方式關系的沖突、利益關系的調整;制定好價格體系的影響與維護;建立適應電子商務的服務系統、物流體系;引入和培育互聯網及電子商務人才和相關知識積累;推動品牌與電商品牌的打造。
做好這一系列龐雜的、熟悉且陌生的準備,才能夠談得上積極擁抱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擁抱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