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仙網公布G輪融資5億元,又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劍指新三板。從公布的數據看,酒仙網的營業額連年增長卻未實現盈利。2014年銷售收入近16億,虧損2.87億;2015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5.46億,虧損5329萬。有人看到了眼前的虧損,有人看到了未來的贏利,還有人聽到了新三板的鐘聲。這些年來,歐陽始終關注酒類垂直電商的發展,不想以酒仙網的成敗論英雄,想去探討這6年來酒仙網給酒業帶來了什么?
為模式付出7輪14.3億的學費,放在酒仙網肩上略顯沉重,放在酒水行業面前卻很值得。在結果大于過程的當下,在事實勝于雄辯的今天,茶余飯后,人們津津樂道于土豪的一擲千金,上市的身價暴增,卻很難靜下心來去思考企業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做了什么?這些年來,從酒仙網一刀切的套餐服務到有所側重的品牌服務,從B2C到O2O再到B2B,探索酒類電商的模式,摸索與酒企的合作,也不斷引導消費者線上購酒。歐陽認為,酒仙網在尋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間接的推動了酒企的轉型,為酒企通過網絡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奠定了基礎。
探索酒類電商的盈利模式。2012年,歐陽去走訪魯酒企業時,多數酒企負責人對酒類電商持有懷疑態度,主要糾結于酒水的真假、支付的不便、運輸的易碎,很多人直言區域電商、區域配送是趨勢。2015年,后知后覺的酒企也明白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已經深刻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思維,而不是僅僅限于消費習慣,甚至逐漸威脅到傳統的經銷體系。B2C、B2B、C2B及O2O,形式上有所區別,本質上仍然是圍繞著產品銷售做文章,不能認為哪種模式是未來的贏利模式,而是哪種模式在當下更容易實現盈利。
摸索與酒企的持續合作。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網銷環境在變,酒仙網也在變。酒仙網從捧茅臺鎮的酒到銷名酒貼牌再到與名酒合作開發專屬產品,直到如今指導中小酒企開發互聯網產品。酒類電商以為銷量能打動酒企,其實不然。大酒企關注自己以價格體系建立的經銷體系,以品牌張力帶動的銷售;中小酒企關注自己能否借用互聯網的翅膀去尋找到增量,通過“曲線救國”的形式打造品牌。酒類電商的存在就是對傳統經銷體系的挑戰,因此很難以“廣結善緣”的形式去推動合作,最好的形式莫過于推動消費者去倒逼酒企改革。
引導消費者線上購酒。獲取新用戶的成本不菲,留住老用戶的成本更不菲,而培養的用戶卻是為了整個酒類電商行業,為后續進入的競爭對手沉淀了大量的線上購酒用戶。以紅酒為例,尤其是進口紅酒,在國內的消費渠道尤其碎片化,大多數的消費群體都是從身邊的朋友處購買。隨著線下用戶對網絡的認可,在網絡上購買紅酒的人群逐漸增多。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隨著價格越來越透明,熟人經濟更加難以長久。首批線上購酒用戶的培養、留存成本特別高,隨著物流的成熟、購買的便捷,消費者的線上購酒會越來越普遍。
綜上所述,酒仙網作為酒業生態的重要一環,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推動了酒類電商的規范化,也促進了酒企的轉型。酒水行業,不論是釀造,還是經銷,都遠遠落后于時代,酒仙網等酒類電商打破了這個平衡,讓更多的從業者開始反思。這依舊是個最壞的時候,同樣是個最好的時代,總有人會發現商機,攫取屬于自身的財富。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酒仙網,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