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發展無疑改變了葡萄酒的銷售方式。不論是與實體專營店還是與大型的商超相比,電商都有著無可匹敵的優勢。電商所含有的中間商的數量遠比商超和專營店要少,因此在價格方面會比商超更有優勢。此外,商超和專營店的酒款數量十分有限,而有實力的電商則能提供眾多的酒款。而對于電商平臺如京東來說,酒款種類更是豐富、齊全。擁有這些優勢,葡萄酒電商的發展勢頭之快也就不言而喻了。以京東為例,2015年,京東自營葡萄酒的收入為4億元,整個平臺的營業額為5億元。根據京東葡萄酒業務負責人趙大彬介紹,2016年,京東葡萄酒收入將翻3倍,自營達到12億元,整個平臺達到15億元,所有酒類收入達到105億元。從目前的營業額來看,2016年的最終收入恐怕遠不止此,截至2016年1月,京東自營平臺葡萄酒收入就已經突破了一億元。
而相比之下,國外的電商發展就緩慢許多。意大利的茱柯酒莊和南非酒商羅賓遜&辛克萊公司(Robinson & Sinclair)都表示,意大利和南非的電子商務都不如中國發達,當地人買酒主要仍是通過超市或專營店購買葡萄酒。此外,由于當地的酒莊產業相對發達,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會選擇直接拜訪酒莊的酒窖并購買他們的葡萄酒。
紅酒電商的憂患
盡管國內紅酒電商發展迅速,但是仍有不少憂患。國內許多消費者對電商平臺出售的進口葡萄酒并不放心。首先是倉儲,葡萄酒對儲存環境要求十分高,如果溫度過高或者過于潮濕,都會使葡萄酒品質發生改變。此外,運輸也是一大問題。現在國內還沒有專業配送葡萄酒的運輸公司,一旦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特別是在炎熱的天,葡萄酒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
除了儲存和運輸,消費者的信任度也是阻礙葡萄酒電商發展的因素之一。由于現在許多媒體過于夸大網上購買到假酒的新聞,導致許多消費者不信任網上銷售的葡萄酒。然而事實上,各大葡萄酒電商平臺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名譽,出售假酒或者劣質酒同樣會給自己的名譽帶來致命的打擊,大型電商平臺也不會鋌而走險。而對于消費者來說,要辨別一款進口紅葡萄酒的真假其實也并非難事。進口葡萄酒會有海關的進口憑證,包括進口貨物報關單和入境貨物檢驗證明。此外,真酒的酒標印刷清晰,帶有中文背標,極少有錯漏。因此,贏取消費者的信賴,打造良好的品牌也是紅酒電商平臺需要努力的方向。
紅酒電商的未來
紅酒電商現在發展速度已經十分快了,但未來還有很多提速的空間。以預售葡萄酒為例,預售葡萄酒是與國外酒商合作,待客戶下單后,商家直接與國外酒商聯系安排發貨,葡萄酒直接從原產地配送至客戶手中。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節省企業的倉儲成本,以提供更優惠的價格,還能保證葡萄酒儲存環境,以保證葡萄酒的品質。此外,利用這種方式,商家能提供更多酒款和不同年份的葡萄酒以供客戶選擇,使電商的作用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