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概念的興起,讓國內多家酒類O2O項目企業加快開店進度跑馬圈地。
酒直達董事長翟山向記者透露,根據地在東北的酒直達將入關加入華北地區的爭奪,計劃在東北、京津冀地區新開500家O2O線下店,而這也將和目前酒類O2O項目龍頭企業1919和酒便利狹路相逢;1919也計劃今年在全國新開1000家門店,酒類電商還未從模式之爭中走出來,又要面臨新一輪的競爭。
從傳統連鎖酒行轉向O2O,此前酒直達也做了很多嘗試,成立之后一直進行模式升級,做樣本市場,現有的30家樣板門店很好地解決了單店盈利的問題,樣板店毛利率普遍超過30%。翟山認為,目前擴張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進行標準化復制了。
事實上,幾家酒類O2O企業都在加大門店的擴張速度。記者從酒類O2O企業1919獲悉,2016年1919門店數量已超過900家;而聯想控股投資的酒便利也在2016年宣布將門店數字從170多家提升到300家。
1919開店在加速,2016年1919改變了原有的直營店+直管店模式,以解決直營店資金占用過大的問題,轉而發展直管店。包括引入上海繽玖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首次募集基金用于1919的門店擴張,其中1個億用來購買1919的四川以外的80家直營店股權。
1919品牌總監杜曉穎告訴記者,在2015年1919門店只有400多家,2016年的數字年報還未公布,但肯定超過900家;而今年計劃再增加1000家門店。
黑格咨詢董事長徐偉告訴記者,目前雙方的競爭還是集中在希望用開店支撐規模,從而在資本和傳統落地市場獲得品牌效應。1919和酒直達都屬于傳統連鎖酒商出身,懂傳統行業,同時解決了互聯網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問題,落地和成功的幾率很高。
從“雙11”的名酒價格大戰,到此后的B2B、B2C和O2O的模式之爭,酒類電商行業從來不缺少火藥味。酒直達瞄準的區域,1919和酒便利也同樣在加大布局力度,華北地區將率先迎來新一輪門店競爭。
記者了解到,酒便利主要布局于河南和北京,雖然酒便利方面以年報為由婉拒了記者的詢問,但根據2016年9月1日酒便利董事長王雪公布的數字,酒便利在北京地區共有92家門店,預計截至目前還會有所增長。
而華北地區也是1919重點發展的區域。2016年半年報顯示,華北地區的銷售總額占1919總銷售額的6%,較上年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
對于酒直達進入帶來的挑戰,杜曉穎回應表示,開店是一項復雜工程,并非數字概念,需要人力、物力、財力以及門店經驗相匹配,此外合適的鋪面也并不好找,1919的門店擴張也是在不斷變化和調整中進行。
翟山告訴記者,500家只是一個初步數字,比較理想的是一線城市間隔兩公里一家店,而二、三、四線城市則3公里一家店。而對于競爭對手,翟山表示,開店過程中并不在乎附近是不是有1919或者酒便利的門店,布局則按照實際需求來決定。而這一表態也或許意味著雙方門店將面臨面對面競爭的局面。
雙方從業務模式而言,兩者都重視即飲,都側重門店生態,出身也都相似,競爭上也各有優勢。
1919已經有一套成熟的體系,根據1919之前提供的數據,1919經營滿1年的店255家,店均銷售額為368.24萬元,店均毛利額為42.65萬元;滿2年和3年的門店銷售額和毛利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38家經營滿3年的門店平均毛利為140萬元。盈利模式上,店鋪合作者獲取門店凈利潤作為收益,1919賺取管理費和服務費。
酒直達模式更激進。據招商人員介紹,店鋪由酒直達負責統管,分成模式則學習名創優品,短賬期的方式以銷售收入為基數,向合作者按比例返還,對合作方較為有利。
在產品上,雙方都是全品類,1919白酒產品優勢較為明顯,進口葡萄酒業務目前交給此前收購的逸香國際推進;而酒直達的優勢則是在進口葡萄酒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的門店競爭中,傳統的酒類經銷商和門店或最受傷。
翟山告訴記者,以往在門店競爭的過程中,最先倒下的是附近的煙酒店和中小型經銷商。大型連鎖門店有規模、價格、直采優勢,傳統終端拿到的很多是經過3~4層環節之后的價格,缺少競爭力。而在品類上,大型連鎖門店也擁有絕對優勢。
徐偉表示,如果1919和酒直達未來對掐,進行低價競爭,門店區域內的煙酒店一定會受傷。未來酒類電商的核心優勢是品牌,包括品質和安全的背書,但同樣也存在成本高、定價死板等問題。而傳統門店優勢是靈活,因此短期內不會給整體業態帶來太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