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業寒冬剛過,啤酒業亦身陷業績頹勢,回顧2015年,新常態下酒企大多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而“搭便車”出新品和O2O模式成為酒企擁抱“互聯網+”的主要方式。
“這微信朋友圈可為我的生意幫了不少忙。”聊起自家店里的酒水生意,陳生(化名)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在山東省濱州市的某縣城區,陳生是一位專門售賣瓶裝酒的個體工商戶。
“這幾年酒水的零售其實并不好做。今年更是比往年要差一些。”陳生說。
店面的生意冷清,互聯網讓陳生想到了銷售的新途徑。
陳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通過微信社交自己采用了很多的銷售想法。“比如朋友圈轉發廣告點贊過百可以免費贈一瓶酒;通過各種社交群讓朋友幫助推薦給折扣;縣城要酒的朋友免費給送到家。”
“其實也是看到別人賣東西這么做,自己就嘗試一下,沒想到還真管用。臨近過年,很多老客戶新客戶都通過微信聯系說要買酒。”陳生說。
事實上,陳生只是2015年“互聯網+”熱潮下一個最簡單的例案;蛟S他并不知道,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一場圍繞“互聯網+”的渠道探索已在酒企間火熱上演。
酒企掀起“互聯網+”熱
回顧2015年,在酒水行業,白酒與啤酒呈現出了不同的業績趨勢。
法治周末記者統計白酒行業18家上市公司最新的前三季度數據,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除皇臺酒業依然陷于困境外,有超過6成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同時增長。
這其中,白酒企業龍頭茅臺酒業營業收入達到231.49億元,同比增長了6.59%;凈利潤114.25億元,同比增長了6.84%;此外,洋河股份、老白干、瀘州老窖亦實現雙增。
然而,相對于沉寂三年逐漸回暖的白酒業,啤酒業則是另一番景象。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國內啤酒行業實現啤酒產量2457萬千升,同比下降6.2%。有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下半年國內啤酒銷量其實亦不理想。繼2014年啤酒產量首次出現下滑后,2015年啤酒銷量進一步下滑。
“無論白酒還是啤酒在業績上,局勢其實都不太樂觀。為了挽救業績局勢,它們都需要為市場創造新的渠道活力。2015年,一個最值得關注的點就是酒企們大都有意識地在親近‘互聯網+’,并且做了很多的探索。”酒水界業內人士張慶山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有數據顯示,消費移動端從2014年的35%上升到2015年的65%。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這在酒水行業亦體現明顯。”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亦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法治周末記者統計了18家上市白酒企業以及啤酒行業國內的五家啤酒企業(即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燕京啤酒、重慶啤酒、珠江啤酒)在2015年涉及“互聯網+”的信息發現,18家白酒企業中有12家企業有過公開表態將要或已在擁抱互聯網,其中茅臺酒業、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動作比較大;而5家啤酒企業均在嘗試或計劃涉足互聯網銷售渠道。
“搭便車”出新品
那么,2015年,酒企們都是如何進行“互聯網+”探索的呢?
據法治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酒企們的第一招就是“搭便車”出新品。
所謂“搭便車”指的是酒企積極與現有電商合作,借助電商已完善的網售渠道,直接供貨實現在網銷售。
法治周記者梳理了在A股上市的18家上市白酒企業2015年與電商合作的信息,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共計11家企業在京東、天貓、酒仙網、1919等電商中有著合作關系,這包括瀘州老窖、五糧液等著名白酒企業在內。
而在啤酒行業,包括青島啤酒、珠江啤酒在內的啤酒企業都已紛紛在京東、天貓、一號店等電商平臺開店;此外還有啤酒企業也通過與酒仙網、1919網等酒類電商合作實現觸網。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就是實現對互聯網渠道的零投入,節約成本,這包括專業的網絡銷售團隊建設、渠道維護等多方面的資金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酒企們在與電商合作銷售的酒類品種多是新品。
2015年,瀘州老窖啟動與京東合作的專屬白酒新品,即瀘州老窖京選。這也不是瀘州老窖第一次如此運作。在此前的2014年11月,瀘州老窖亦攜手白酒電商巨頭酒仙網推出了一款基于互聯網思維白酒新品“三人炫”。
而在2015年10月,水井坊亦宣布攜手酒仙網,推出定價為398元的互聯網白酒新品“水井尚品”,定價398元。
“之所以走電商渠道的酒水多是新品是有原因的,F在酒水的銷售仍是以傳統渠道為主。電商渠道因為可以節省中間成本的原因往往會對傳統渠道的產品價格造成沖擊。因此,換一種新品只針對互聯網渠道可以規避出現對傳統渠道的影響。”朱丹蓬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解釋。
自建O2O模式
尋求借助現有電商渠道的同時,酒企們亦沒忘記自修內功。O2O模式成為2015年酒企自主親近“互聯網+”的主要方式。
2015年7月底,青島啤酒在啤酒行業首次推出“青啤快購”APP客戶端,正式宣布進入社區O2O領域。
據了解,該款APP客戶端將提供消費者通過平臺下單,由附近社區商戶將新鮮啤酒配送上門的服務。
而在同月,珠江啤酒亦披露了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使用計劃,計劃從38億元募集資金中拿出3億元探索O2O銷售渠道建設及推廣項目,同時宣布欲建4條精釀生產線予以配合。
與此同時,對于O2O模式的看重在白酒行業體現得更甚。
對于互聯網渠道的建設,洋河股份的布局可以說走在白酒企業的前列。2013年底,洋河股份就已自建平臺,推出“洋河1號”APP客戶端。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洋河1號已經在全國102個城市上線,線下配送網點已達到10000家。洋河股份副總裁林青此前表示,洋河1號O2O2015年前三季度銷售3.3億元。
此外,作為白酒行業領頭羊的茅臺酒業、五糧液亦是在2015年動作比較大。
2015年下旬,茅臺酒業公開宣布推出針對互聯網渠道的茅臺云商城和茅臺云分銷兩個項目。公開資料顯示,茅臺云商城同樣是一款APP產品,即通過統一對網上訂單進行調度,由茅臺線下千余家專賣店提供配送服務。而茅臺茅臺云分銷則是針對服務網點的智能終端,可以實現手機進貨、訂單處理、采購等便捷化管理。
而在2015年10月底,五糧液亦在發布的混改方案中明確提出預計將用6.6億元為建設自己的服務型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五糧液負責人就透露,其電子商務平臺將在2016年開始正式運營,由華東營銷中心代為管理。
“酒水企業紛紛發力互聯網渠道,也間接說明了未來互聯網渠道將成為酒企業績增長的一個發力點。2016年,酒企在‘互聯網+’方面的探索或將更加積極。”張慶山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