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混改中,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老白干酒業)率先打開了員工持股的大門。
和管理層和普通員工一起拉開混改大幕的,還有諸多參與者。1日晚間,連續停牌10余天的老白干酒業一口氣發布了19個公告,揭幕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3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25億元,共有5家投資者參與此輪增發。
它們分別是北京航天產業投資基金、北京泰宇德鴻投資中心、鵬華基金增發精選1號資產管理計劃、匯添富-定增盛世添富牛37號資產管理計劃及匯添富-衡水老白干酒員工持股資產管理計劃。定向增發完成后,衡水老白干酒業集團依然是老白干酒業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從36.11%稀釋到28.88%。但老白干酒業股權更顯多元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獲悉,除老白干酒業披露的員工和關聯方經銷商持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通過旗下的航天產業基金參與此輪混改外,有傳統酒業咨詢公司也借助投資公司分羹老白干酒業。另外界傳還有實業資本借助投資公司進入老白干酒業,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尚未得到證實。
停牌期間,老白干酒業曾發公告表示,戰略投資者和優秀經銷商入股均已確定。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獲悉,巨額的認購股權資金籌措至今是橫亙在部分經銷商和老白干酒業管理層間的難題。
參與方起底
按照《老白干酒業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下稱預案)的解釋,此輪募資主要是解決公司三個問題:還銀行的債務、補充流動資金以及提高員工的經營積極性。公司測算,增發股票后,老白干酒業的資產負債率可從目前高達72%降至48%。
因此,老白干酒業此輪對混改的股權認購方做了精心設計,一是引入戰略投資者,主要以引資為目的;二是把利益相關方捆綁到一起,借鑒之前瀘州老窖和經銷商共同出資成立企業的方式,讓老白干酒業的優秀經銷商參與混改。為加大股權激勵,老白干酒業的全體員工共830人也參與了此輪混改。
先說戰略投資者。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披露了中航集團投資老白干酒業的消息。老白干酒業發布的公告進一步顯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的北京航天產業基金成為了該公司的戰略投資者之一,認購金額不超過2.05億元,認購股份占此次增發的4.97%。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網站顯示,北京航天產業基金于2010年成立,該基金首期募集資金30.3億元人民幣,投向集中在航天產品、航天技術應用產業、航天服務業及其相關領域,是國內首只專注于航天產業發展的股權投資基金。
多方資料顯示,基金發起人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控股的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和中信股份。但21世紀經濟報道從預案看到,該基金的發起人雖后來增加了泰康人壽、三峽集團和新疆揚帆正興股權投資。但航天投資控股依然是第一大股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立于1999年,是由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大型央企。
負責該只基金運作的總經理馬樂是原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之女。事實上,雖主要服務航天領域,但該產業基金早已將投資觸角伸進白酒行業。該產業基金有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原則上不超過40%用于非航天行業或領域的股權投資。僅三年時間,該基金的凈利潤從7000多萬元增至3.9億元。
有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北京航天產業基金之前曾和多家白酒企業洽談投資合作,其中有茅臺鎮第二大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國臺酒業。“雙方連意向性合作協議都簽了,最后該產業基金還是沒有投錢。”該人士說。
就投資老白干酒業的詳情,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致電該產業基金的投資管理人,其均因身體不便尚未透露。
第二家戰投是北京泰宇德鴻投資中心。預案顯示,該中心由北京酒龍飛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恒嘉晟通投資中心各出資50%成立。北京酒龍飛天是兩位自然人成立的企業,一個叫蔡斌,一個叫趙世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工商資料獲悉,北京恒嘉晟通投資中心由趙世紅和北京酒龍飛天企業法人兩個股東組成,營業范圍包括投資管理、資產管理、企業管理咨詢、經濟貿易咨詢、投資咨詢等。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泰宇德鴻投資中心成立于今年7月,北京恒嘉晟通投資中心成立于今年5月。迄今為止,北京泰宇德鴻投資中心的營業收入為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無法從公開信息上獲悉該投資中心的注冊資本。但老白干酒業的公告顯示,該戰投此次認購金額為2.05億元,同樣占增發股票的4.97%。
2億元可是一筆巨額投資!21世紀經濟報道從可靠渠道獲悉,國內知名酒水咨詢公司此番成為了老白干酒業的戰略投資者之一,該公司有中層員工出資認購股份金額10萬元左右,但老白干酒業并沒有公開披露。另有業內人士透露,如此龐大的資金非一家咨詢公司可以解決,應該另有業外實業資本介入。
除了兩大戰略投資者,老白干酒業通過兩只基金的資管計劃讓優秀經銷商參與到此輪混改。它分別是匯添富定增37號與鵬華基金增發1號,認購增發股票金額1.4億元和1.477億元,加起來持股比例占增發股票總股數的6.97%。
最后一個增發認購對象是老白干酒業員工,由匯添富資管計劃來受托實施,認購金額不超過1.276億元,持股比例占增發股票的3.0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財報獲悉,匯添富基金管理公司的均衡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是老白干酒業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在半年報披露時位居第6,持股老白干酒業2.15%。
經銷商和員工資金籌集成難題
按照《員工持股計劃(草案)》,老白干酒業員工認購的1.276億元現金每份份額認購價格為1元。其中,認購本持股計劃的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合計13人,分別為劉彥龍、王占剛、魏志民、劉勇、李玉雷、甄小平、王建忠、王香茶、魏永、張煜行、趙旭東、張春生、商青艷,總計認購不超過2395萬元,占本持股計劃總金額的18.77%;其余817名員工總計認購不超過10365萬元,占持股總金額的81.23%。最終認購金額以實際出資為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算了一下,要達到認購上限,公司高管及董事會成員平均下來,每人出資在180萬元左右。早在11月底,記者赴衡水采訪時從公司內部了解,管理人員人均自愿入股200萬元左右,董事長一級最高可投資240萬元。原計劃中層人員每人自愿入股30萬元,后上不封頂。普通員工人均入股在10萬元左右。
按照老白干酒業公告,資金來源為員工薪金所得及其他合法所得。
就公開薪酬來說,老白干酒業管理人員的年薪與認購金額相差太遠。半年報顯示,現年49歲的老白干酒業董事長劉彥龍從公司領到的報酬總額12萬元(稅前),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占剛報酬總額8萬多元(稅前),監事魏永一年薪水2.9萬元,更是和可高達200萬元/人的出資額極不相稱。
那么,認購金額從哪里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老白干酒業內部獲悉,管理層有以公司做擔保,從銀行貸款融資的打算。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人民銀行下發的《貸款通則》獲悉,其第二十三條規定,借款人運用貸款不得用于以下用途,其中包括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從事股票、期貨、金融衍消費品投資。對此,商業銀行法也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允許從事股票業務和信托投資。
今年,中國證監會出臺了支持上市公司員工持股的指導意見,但就合法資金來源渠道,并沒有詳細說明。有識之士指出,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員工持股的資金來掘的渠道并不是很多,對外融資面臨著觸犯法律和金融機制等較大障礙。而實行員工持股往往需要較大資金的運作,僅靠個人自有資金是遠遠不夠的。由于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一般國企的高層管理人員能力與報酬嚴重脫節,遠低于國際水平,不可能滿足管理層持股的資金需求,普通員工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員工持股的資金來源可以通過民間資本來實現,但不僅融資成本高,且面臨較大風險。當員工無法按時還款時,股權有可能因為質押而轉移給民間資本的所有者。
另據媒體報道,這次認購增發股份的經銷商包括11家,按照認購金額算每家平均融資在2000萬元左右。在目前白酒行業低迷下,資金鎖定期在3年的門檻也讓部分經銷商左右為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該《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尚需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本次發行后方可實施。 該非公開發行方案也尚需國資產監管部門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