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多家媒體報道了關于預調酒品牌冰銳(Bacardi Breezer)停產的消息。生產冰銳的洋酒企業百加得(Bacardi)給記者發來了聲明,稱此前媒體關于旗下預調酒產品冰銳停產的報道并不屬實。
百加得在這份聲明中寫道:“就廣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冰銳產品,我們的生產與供應也一直在致力于滿足市場需求,并未停產。目前消費者在市場上能購買到的最新貨齡冰銳產品是2016年10月份生產的。”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業界傳聞百加得冰銳幾近停產,且生產線已經被出售,一些經銷商表示,百加得冰銳在渠道上已成頹勢。今年初亦有傳聞稱百加得已在各區域裁撤銷售人員。
百加得并未就上述傳聞做出具體回應,只是表示“一直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并不斷優化我們的業務,聚焦優勢領域,以期更敏捷地響應本地消費者和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百加得是全球最大的家族私有烈酒廠商,旗下擁有百加得朗姆、馬天尼、灰雁伏特加等品牌。2000年左右,百加得將多款冰銳果味預調酒引進中國市場?诟休p甜、酒精度較低的百加得冰銳主要面向都市年輕人群和女性消費者,最初以酒吧、KTV等夜場渠道為主,2010年左右進入商超渠道。一直到2014年,百加得冰銳被本土預調酒品牌銳澳(Rio)超越之前,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2014年,主營香精香料的百潤股份(002568.SZ)收購了本土預調酒品牌銳澳。通過大手筆的渠道擴張和在一系列當紅影視綜藝作品中的營銷,當年銳澳銷售收入就同比增長了216%,凈利潤增長超過300%。2015年,預調雞尾酒的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10億元增長到超過50億元。
此后,一大批食品飲料企業開始涉足預調酒產業,其中包括中國白酒企業五糧液、洋河、茅臺,啤酒巨頭百威英博,以及主營蛋白飲料的黑牛食品(002387.SZ)等。當時行業中一個普遍的說法是,相比起臺灣和日本等亞洲市場,中國預調雞尾酒銷售額占國內酒精飲料總額的0.3%,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未來五年中國預調酒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2020年會達到200億元規模。
不過,過剩的產能和同質化的產品,讓剛剛被炒熱的預調酒品類很快遭遇寒冬。銳澳的母公司百潤股份在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虧損超過2億元,2016年中報顯示,百潤股份營收同比下降75.12%,凈利潤則同比下降123.66%。洋河、五糧液、黑牛等跟風進入的企業,也將預調酒項目擱置。去庫存成為預調雞尾酒市場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百加得并未就冰銳的發展現況給出更多詳細信息。但這家公司明確提出未來將聚焦發展高端烈酒業務,為消費者提供多款朗姆酒和烈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