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發展的黃金十年,柒泉模式有效調動了經銷商的參與熱情,并幫助瀘州老窖實現了快速擴張。但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后,該模式已不再適用。
界面新聞記者近日從瀘州老窖經銷商處得到消息,推動瀘州老窖快速發展的柒泉模式或將中止,瀘州老窖將把柒泉原有參股經銷商根據其對品牌的運作程度重新分配到國窖、窖齡、博大、頭曲等事業部來管理,而他們原先在柒泉的持股也會相應轉換成事業部公司的持股。
但界面新聞記者聯系一位瀘州老窖高管進行求證時,他表示:“‘廢除柒泉模式’傳聞不屬實,柒泉模式在瀘州老窖發展10年,已經成為瀘州老窖營銷體系建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哪能說廢除就廢除?”
“柒泉模式”是指以原來的瀘州老窖渠道管理團隊、經銷客戶及其管理團隊共同出資建立的柒泉公司,從而將公司利益對象進一步拓展到銷售人員和更多的經銷商。原片區的銷售人員解除與瀘州老窖的勞動合同后,也入股到柒泉公司。這種模式相當于瀘州老窖將終端銷售外包給柒泉公司,再通過合同對其行為予以規范和監督。
瀘州老窖前總經理張良此前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中曾表示,這種模式能為企業節省大量銷售費用和管理人工等支出;經銷商以資金入股支付保證金,能為瀘州老窖增加現金流入;同時瀘州老窖和經銷商利益捆綁的模式,將有利于實現對終端價格管控,團結一批當地較具實力的經銷商,防止同一區域內不同經銷商之間的相互競爭和渠道資源浪費。“其實利用股權實現利益捆綁的這種模式,還更將有利于發揮各經銷商之間渠道資源的合力,提升銷售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為市場注入活力與動力。”
而柒泉模式也確實為瀘州老窖的快速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從2006年開始逐漸將柒泉模式納入瀘州老窖的銷售體系,到2009年瀘州老窖設立柒泉公司后,從分區域數據看,華北、華中、西南進行細分的區域都實現了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并且遠高于整體的增長幅度。2011年,銷售費用較上一年減少17600萬元,減幅35.24%。2012年,通過柒泉公司銷售的國窖1573和特曲系列產品的總銷量比例已經占到了70%-80%。
然而,自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后,該模式的不足之處也開始顯現。
之前柒泉公司的產品在成本上有比較明顯的利潤優勢,但是在行業調整期內,高端產品銷售受阻,市場價格下滑,高毛利空間的優勢開始喪失,經銷商積極性隨之降低,對柒泉模式的調整已經勢在必行。
“不過,七大柒泉公司在過去幾年的確為核心經銷商帶來了不錯的回報,所以直接廢除是不可能的。”一位老窖內部人士指出,“但調整是必然的,瀘州老窖在2014年內部成立了國窖事業部、特曲事業部、電商公司、窖齡酒公司、特曲老酒公司、養生酒公司、博大公司、旅游公司、生命中的那壇酒公司以及其他銷售公司,想以此強化產品及價格的管控力度。在這個過程中,柒泉模式的調整將綜合考慮老窖和經銷商的利益來進行。”
從今年上半年新的領導團隊組建開始,瀘州老窖已經開始著手調整柒泉模式。一位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瀘州老窖成立了久泰公司專門負責全國的國窖1573運營,而不再是最早的柒泉公司。同樣,瀘州老窖特曲和特曲老酒、窖齡酒也分別成立了新的公司。
“逐漸淡化”柒泉模式在瀘州老窖的年報中也有所體現,2014年半年報中,瀘州老窖還曾提到銷售前五名的客戶均為各地的柒泉公司,但是2015年的半年報中,已找不到柒泉公司的身影,相應的,2014年報中提出2015年將繼續“在銷售管理模式上推動事業部制向專營公司體系轉型,組建國窖1573品牌專營公司,及多家地區子公司,進一步推動銷售管理的專業化和市場化,帶動管理精細化”。其中,“多家地區子公司”或許也將是柒泉模式調整的方向之一。
“具體調整的方向內部也在不斷研究,但是首先要保證市場的過渡和經銷商的利益。”瀘州老窖內部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