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北白酒品牌“四大天王”之一,新疆伊力特似乎已經迎來了深化轉型的挑戰期。
8月8日,伊力特披露2019年度半年報。報告顯示,上半年伊力特實現營業收入 9.40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72%,實現營業利潤2.7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2.2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38%。營收、凈利潤雙降,顯然為其過去的良好發展勢頭蒙上一層陰影。
伊力特方面表示,本年度上半年營業變動,原因主要是上期處置伊犁伊力特現代物流有限公司股權,本期不參與合并,同時銷售結構變化及白酒銷量略有減少共同導致。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雙增”到“雙降”,伊力特經歷了什么?
根據半年報數據,伊力特在業績上大幅的下滑實在令行業大跌眼鏡,財務指標的下行趨勢更是讓眾多股民擔憂不已。
事實上,過去兩年伊力特在市場發展上一直有著較穩定增長。2016年,伊力特實現營業收入16.93億元,同比增長3.38%,實現營業利潤 3.98億元,同比減少1.13%;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9.19億元,同比增長13.34%,實現營業利潤4.87億萬元,同比增長22.64%;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1.24億元,同比增長10.70%,實現營業利潤5.76億元,同比增長18.21%。
2019年,其增長速度便開始急速放緩。根據一季度顯示,伊力特完成經營收入約為5.18億元,增幅僅為0.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49億元,雖然利潤同比增長了24%左右,但從業績增長上看,伊力特首次進入了停滯狀態。
如今,再結合其最新半年報數據來核算,第二季度期間,伊力特完成的經營收入約為4.22億元,與去年同期4.79億元比較,降幅在12%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0.53億元,相較于2018年第二季度約為0.95億元,降幅在44%左右。
2019年上半年,伊力特在市場管理方面加強打假力度,在資本運作上發行 8.76 億可轉換公司債券,目前可轉債募投項目在伊力特產業園區有序施工,報告期內公司已通過注銷方式清理2家子公司,通過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方式清理5家公司。
伊力特表示,上半年公司銷售面臨著挑戰嚴峻,疆內市場銷售總量萎縮,疆外市場處于開拓期,公司營銷處于戰略轉型期。
2、受壓戰略轉型,伊力特面臨何種難題?
隨著行業內白酒消費逐漸回歸品質與理性,白酒企業之間的競爭呈現出市場化、專業化以及細分化趨勢。相較于在市場及品牌影響力等各方面都占有較好優勢的一線名優酒企,伊力特作為西北的區域性品牌,其競爭出現乏力其實是一種必然。
從白酒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伊力特、金徽酒、青青稞酒等都屬于中檔品牌,依托其獨特的本土化優勢,及深耕多年形成的口碑和區域品牌認可度,他們能夠在一定時間段呈現市場的向好增長,但由于品牌知名度相對較弱,而市場拓展范圍又受到一定局限,這種向好勢頭就難以形成長期效應。尤其在市場消費升級及名酒集中化發展大勢之下,區域品牌們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挑戰。
近兩年,伊力特圍繞酒類主業不斷進行深化改革,通過注銷、轉讓等方法收拾與主業無關的工業投資,以推動經濟高質量展開。產品方面著力于高檔白酒業務,重點打造伊力特老窖全國化大單品,以部分產品的價格調整及升級,構建更為合理優化的產品矩陣;市場方面圍繞省內省外兩大拓展途徑,通過渠道深耕下沉、集合中心產品、中心商場關鍵打造、品牌形象專賣店建設等方法,進一步強化經營運作。系列舉措雖然持續推進,但顯然還并未塑造起適應行業發展新時期的強大勢能。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伊力特疆內銷售不到7億元,與去年同期7.25億元比較,下滑3.73%;疆外銷售約為2.32億元,與2018年上半年2.1億元比較,增幅在10%左右。綜合來看,其整體的增長速度并不樂觀。
有行業人士分析表示,當前,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白酒行業進入重組整合的時代,伴隨國民經濟的發展,消費市場趨于理性,競爭也更加激烈,區域性白酒品牌如果不能像今世緣、四特一樣守住“大本營”,未來發展將面臨更被動的局面。
如今,伊力特面臨前后夾擊的雙重困境,根據地市場受外來品牌侵蝕加劇,省外拓展步伐又極為艱難,未來到底應該如何轉變,才能突破發展困境成為橫梗在其面前的一大難題。半年報中,伊力特表示下半年公司將以“三個擔當、 兩種作為和兩種氣象”為標準整頓經銷隊伍,刺激銷售隊伍持續發力,實現市場拓展的實質性突破,同時繼續精耕疆外市場,內強經營管理。
但愿,已略顯疲態的伊力特不會成為第二個金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