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貴州茅臺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快報,經初步核算,茅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37%;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0%左右(約217億元)。
這也是新帥李保芳上任以來,茅臺交出的第一份半年報成績單。今年5月,茅臺集團前董事長袁仁國正式卸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出任董事長,茅臺進入“李保芳時代”。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搜狐酒業表示,上半年中第二季度屬于中國白酒的淡季,但茅臺的增長率卻高出第一季度,說明茅臺受到了以價值驅動的中產階級的追捧。基于其產品的屬性多元化,茅臺已擁有社交、金融等多種功能,議價能力也越來越高,這也是茅臺上半年實現高速增長的核心所在。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而在李保芳執掌下,已坐穩醬香型白酒頭把交椅的茅臺正在實施新一輪改革,在圍繞主業多元化布局同時,茅臺也對公司管理架構等進行改造,以加強對子公司及各業務的管控。
沖刺“千億”目標 茅臺圍繞主業加速多元化布局
2018年是茅臺沖刺“千億”目標的一年。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茅臺營收、凈利潤分別突破582億和270億,同比增約49%和61%。在年初的年度工作會上,茅臺高層更是將2018年稅前收入目標上調為900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以目前態勢,全年實現900億元,明年拿下1000億元,已無多大懸念,各方面基礎和條件也很好。2020年,我們將迎來茅臺的‘后千億’時代。”在茅臺集團黨委聽取2018年上半年生產經營情況匯報時,李保芳表示。
而系列酒將成為茅臺增長的后續動力。在茅臺近日召開的上半年工作會議中,李保芳再次強調系列酒的部署,力求將王子酒打造為繼茅臺酒之后的第二大單品。在李保芳的規劃中,未來五年內,系列酒將與茅臺酒形成產量“對半開”的格局。
從茅臺2017年的產品結構來看,系列酒營收約57億,對整體營收的貢獻已經將近10%。相較于茅臺酒42.71%的增速,系列酒增速更加迅猛,達到171.53%,茅臺在系列酒的持續發力,也將對其業績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在業內人士、區域白酒山東溫河王酒總經理肖竹青看來,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面子酒,已經具備奢侈品的符號,這一輪增長非常務實。未來高端酒市場份額將呈現擠壓式增長,二線名酒市場將繼續萎縮。區域名酒需要因地制宜,地方政府的支持、決策效率成為其主要優勢。
酒業之外,金融板塊是茅臺發力的又一重點。在上半年工作會議中,李保芳也將金融板塊作為主要業績進行介紹,據透露,其金融板塊收益率約為4.6%。而到目前為止,茅臺集團已實現在銀行、保險、金融租賃、證券、投資基金等多方面布局。
公司架構大幅調整 “李保芳時代”重拳改革
今年是李保芳出任茅臺董事長的第一年,以“鐵腕”著稱的李保芳,上任過程也顯得十分突然。
今年的5月6日,茅臺集團前董事長袁仁國正式卸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正式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開啟全面主政茅臺工作的“李保芳時代”。
經歷了公司人事的大幅度調整,“李保芳”時代茅臺改革動作頻頻,不僅涉及品牌、渠道,公司架構也在快速“瘦身”。
就在7月16日早間,茅臺官網宣布將清理整頓51戶子公司,原則上公司管理層次基本控制在三級以內,不再設立四級及以下分、子公司。逐漸解決“定位模糊,與集團業務關聯度不高;管理層級多,存在監管盲區和漏洞;功能重疊,部分存在同質化競爭;盈利能力弱,經營情況較差;‘僵尸公司’,無存在意義等問題。
茅臺表示,所有清理工作將在2019年全面完成。
業內人士透露,這一“清理”可以理解為茅臺減少管理層級,增強集團對各分、子公司的管控能力,從而提升公司的整體品牌和運營效率。
除了清理51戶子公司,渠道再造也成為茅臺探索“新零售”的重點。李保芳履新茅臺董事長的第二個月,就赴京和劉強東進行了一場會面。未來茅臺將在電商、物流、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和京東深化合作。而李保芳直言,茅臺未來的銷售體系改革將在不犧牲現有經銷商利益的基礎上進行。
搜狐酒業就上半年業績致電茅臺采訪,茅臺官方表示目前正在撰寫《2018 年半年度報告》,最終將于8月2日正式披露相關信息。
“以李保芳‘茅臺大戰略’的角度來說,金融、物流、大茅臺板塊是其下半年的關鍵詞。”朱丹蓬分析指出,賴茅、王茅、黃茅等大茅臺板塊產品的開發,整個公司組織架構的調整優化,控量保價等都將是茅臺未來發力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