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伊力特(600197,SH )發布了關于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的公告,預計發行總額不超過8.76億元的可轉換債券改善公司落后產能。
上市19年未投入大額資本進行技改的伊力特稱,公司在現有生產設施老化的情況下,設計產能無法全部釋放,導致收入規模的增長亦受到限制。同時,現有的勾調設備、包裝工序亦無法滿足公司升級產品結構的需要。因此,公司欲投入接近2015至2017年凈利總和的大額資本啟動技改項目,乘上白酒行業復蘇“東風”。
改善產能的背后,原本主攻新疆地區市場的伊力特近年正往疆外市場拓展,公司一位內部人士7月18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升級擴建產能亦是在生產端為公司拓展疆外市場做好儲備。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投資額接近前三年凈利總和
伊力特成為最新一家募資擴產能的白酒企業。
17日晚,伊力特披露關于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預計發行總額不超過8.76億元的可轉換債券(含發行項目),募集資金將用于伊力特總部釀酒及配套設施技改項目、可克達拉市伊力特釀酒分廠搬遷技術技改項目、伊力特可克達拉市技術研發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金額分別為4.63億元、2.66億元、1.47億元,總計8.76億元。
記者注意到,從1999年上市至今,伊力特從未通過配股、增發股票或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此次募集大額資本投入產能建設,一方面是基于白酒行業大環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亦是基于公司設施老化、生產效率低下的現狀。
伊力特在公告中稱,我國白酒市場,尤其是中、高檔白酒市場已經由過去的政務消費和商務消費為主,轉變為商務消費和大眾消費為主,內生增長動力更加充足。
此外,公司現有生產設施建設年代比較久遠,比如位于新疆新源縣肖爾布拉克的一廠、二廠、三廠,分別建設于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公司現有的制曲、釀酒、儲藏、包裝等車間均面臨著老化的問題。在現有生產設施老化的情況下,出于對生產過程安全性的考慮,伊力特設計產能無法全部釋放,導致公司收入規模的增長亦受到限制。
經營方面,伊力特2015年至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6.38億元、16.93億元、19.1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約為2.82億元、2.77億元、3.53億元。其此次用于產能改善升級的資金,相當于公司前三年凈利總和。
區域酒企爭奪全國市場
伊力特2017年年報披露,伊力特總部與伊寧縣分廠設計產能分別為3.2萬千升和8000千升,實際產能分別為2.26萬千升和6404千升,均未實現滿負荷生產。
而原本以新疆為主要銷售市場的伊力特目前正逐步開拓疆外市場。公司在可轉債預案中表示,雖然公司在新疆白酒業有優勢地位,但市場空間有限,從而限制了業務規模的擴大。
今年6月,伊力特方面在與投資者交流問答時表示,公司市場銷售戰略布局逐步向疆外市場擴張,這就使得公司迫切需要對現有老化生產設施實施技術改造,保障設計產能得以釋放,為業務規模的擴張提供基礎設施。
2017年,伊力特疆外市場的收入增長更快,使得疆外市場收入占比提升至22.26%。但今年一季度,伊力特疆內市場銷售收入同比上升13.84%,疆外市場同比只上升了0.63%。
對此,前述伊力特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的增速情況是受地緣情況所影響,這一不利影響已經消退。針對疆外市場,公司于2017年在銷售渠道組建了新的品牌運營公司,并引入了新的疆外大商華龍祥,此次在生產端擴大產能、提升產品結構是在為公司進一步開拓疆外市場做好上游準備。
除釋放產能外,伊力特還計劃通過本次募投項目對現有生產設施更新換代,并需要建設更多的酒庫以供陳釀老熟,以調整產品結構,增加中高檔白酒的產銷量。
伊力特2017年年報顯示,其高檔產品在報告期內銷量同比上升了15.82%,產銷率達到111.36%,該部分產品營收同比上升33.92%。反觀其中、低檔產品,銷量分別同比下滑16.8%和18.2%,營收分別同比下降11%和4.31%,毛利率分別下滑5.42和5.6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