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改革,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而汾酒正在創造前所未有的“汾酒速度”。
不到1年,汾酒推出的改革力度大,具體措施多。作為改革的急先鋒,汾酒銷售公司又迎來一項重大改革!
16日,微酒記者獨家獲悉,李秋喜領導下的汾酒改革再出大手筆。15日,汾酒內部會議決定,公司旗下另一知名品牌“竹葉青”并入汾酒銷售公司一體化運作,不再設置單獨的銷售體系。
2017年是汾酒新一輪改革的元年,改革成效十分顯著,業績增長迅猛,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02億元,同比增長67.63%,實現營業收入34.21億元,同比增長41.18%。汾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常建偉表示,根據改革的目標以及進展,與國資委確定的三年目標任務預計將在兩年內完成,“三年任務兩年完”。2018年山西將增加10億,京津冀13.5億,河南10億,山東5億。
在汾酒銷售大幅度增長,改革進展順利的情況下,竹葉青并入進行一體化運作,此舉將有利于兩大老名酒品牌在銷售隊伍、經銷網絡、運作模式等各個方面整合協調,汾酒的業績增長無疑將再添新動力。
竹葉青具有獨特的品類屬性,作為養生酒,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此次并入進行一體化運作,這一改革對汾酒業績增長將意味著什么?李秋喜在下一盤怎樣的大棋?
01、不可小視的“竹葉青”品牌
汾酒公司手上握有酒水行業知名的三大品牌:汾酒、竹葉青和杏花村,可以說,每一個品牌都有著非常悠久、有記錄的歷史,中國酒魂“汾”酒,牧童遙指的“杏花村”,還有這次改革的對象“竹葉青”,基本上都是家喻戶曉。
“竹葉青”作為養生酒,是中國歷史上古老的傳統養生名酒,以汾酒為“底酒”浸制而成,有十幾味名貴中藥材,“寶泉益”酒坊掌柜楊得齡于1904年開始在汾酒釀造的基礎上生產竹葉青酒。
很多名人對竹葉青情有獨鐘,明末清初醫學大師傅山獨愛竹葉青,古龍也是鐘愛竹葉青,在其所寫的《碧玉刀》中曾說,真正好的酒是陳年竹葉青。
雖然是人人皆知,但過去竹葉青酒的發展并不是十分順利,銷售額和網絡并沒有太多的突破,主要銷售區域在山西省內,省外市場的銷售表現一般。一直以來,經銷網絡都是跟隨汾酒,在管理上是另外一套獨立的銷售體系。
巨大的品牌勢能與現實銷售之間的落差,銷售網絡與管理體系脫離,獨立的銷售體系卻沒有發揮專業的價值,相信這是汾酒這次改革的主要動因。
而并入一體化運作,再次展現了汾酒改革的決心!
02、汾酒銷售進展迅猛,一體化運作,竹葉青將迎來“新生”
一直以來,關于多品牌是整合運作還是獨立運作,業內都有不同的觀點。一體化運作的優勢是集中整合資源,可以實現網絡、資源以及隊伍的共享。各自獨立運作的優勢是構建專業度,專人專事,責任清晰,動力足。
行業內不乏諸多一體化運作的案例,比如洋河和雙溝,從銷售隊伍到品牌隊伍都一體化;也不缺獨立運作的案例,比如茅臺酒和醬香酒公司,兩者完全獨立。但是可以看出,都是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對于竹葉青來說,之前是“分”有其背景和優勢,但是在汾酒今天改革的勢能下,整合的價值更大。
從銷售隊伍上看,現有的汾酒銷售公司隊伍規模將會越來越大,按照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長、銷售公司法人常建偉的規劃,銷售隊伍將在2018年再翻倍,2018年銷售隊伍4000人,終端30萬,專賣店1000個。真正構建一張布局全國的現代化深度營銷網絡。而此次竹葉青的調整,也符合常建偉一直強調的,汾酒真正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靈活應對市場。
現有的竹葉青品牌業務團隊規模太小,在很多省外的區域基本上是“一個省一個人”,竹葉青與汾酒一樣屬于擁有全國化基因的品牌,需要一支全國化深度營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