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作伙伴,明日股東一員”,這是對國臺酒業“股權激勵招商計劃”最直觀的理解。
2016年秋交會,國臺勇于創新,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從開始的不被看好到如今名額被搶空,“國臺硬生生把這件事做成了”。
(圖片:峰會現場)
選擇比努力重要,“不建酒廠擁有酒廠”
受益于股權激勵計劃的推行,2016年,國臺酒業銷售業績增長喜人,其銷售收入逆勢增長68%,中高端產品更是增長300%,單月銷量遠超1億元。
此輪行業調整漸入尾聲,國臺酒業作為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調整轉型的陣痛已過,雖其間困難重重,但國臺經歷“大考”后斗志彌堅。2016年,是國臺穿越行業霧霾,承載十三五戰略的起步年,蓄勢年。
行業的深度調整,市場的全面變革,迫使國臺集聚更多的優勢,再造自己的競爭力。而國臺眾多創新中,最引人關注當屬國臺股權激勵計劃。
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國臺推出的股權激勵模式與其說是模式上的創新,不如說是戰略上的突破創新,這是傳統“一家獨大”與現代“抱團發展”的一場“征戰”——對于很多在傳統與現代中茫然無措的經銷商來說,國臺引領他們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在今年春糖期間表示,國臺的股權激勵計劃核心就是兩句話“今天是合作伙伴,明天是股東一員”+“不建酒廠 擁有酒廠”。國臺圍繞主板上市,以“股權激勵 ·廠商聯盟”的模式,遴選部分優秀經銷商以“銷售+股權”方式深度戰略合作,讓經銷商也能實現千萬級甚至億元級的財富夢想,目前也吸引到一批有實力、有資源、有思路、敢投入,愿意與國臺共創共享的經銷商合作伙伴加盟國臺。
據了解,國內白酒上市公司中,廠商共贏資本盛宴的案例鮮見。諸如安徽白酒上市公司口子窖上市后,眾多經銷商一夜身價過億,還有即將上市的西鳳酒,一旦上市,眾多經銷商受益。
這也讓業內感嘆,國臺敢于拿出原始股共享于酒商,本身的行為就值得點贊,而酒商也需要抓住這難得的資本市場的機遇。
國臺進取、天士力背書,經銷商力挺“股權激勵招商計劃”
合作商“跟著國臺走”,一方面的原因是天士力集團對國臺強大的背書所形成的“無形磁場”。
國臺一出江湖就以高大上的姿態定格自己的行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資本的力量。天士力累計斥資三十億元,打造國臺酒業和國臺酒莊,是難得一見的大手筆。
有行業專家指出,國臺股權激勵模式的出臺,彰顯出這個已經歷經了18年發展的酒企,對于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認知,品牌也已經經過了市場的考驗,他們沒有以快求勝,雖然移動互聯微直銷的創新模式已經成為行業標桿,但他們依舊以工匠精神將每個產品都做到極致。“而股權激勵,也是從‘團購’到‘四千工程’到‘全國化布局’的發展需求,像是一顆大樹,必須經歷生根發芽的階段,這是無法跨越的生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