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行業,“百億俱樂部”始終籠罩著一種光環。從目前行業格局來看,“茅五洋”繼續領跑之后,從上市酒企的維度來看,準百億的種子號選手有:83億的瀘州老窖、60億的古井,此外,非上市企業里面數據比較神秘的“劍南春”與“郎酒”同樣呼聲很高,今天我們重點聚焦郎酒,近些年“變化很大”的郎酒。
1、數據:逼近80億的郎酒,過百億看起來挺靠譜!
因為非上市公司,所以我們無法找到一些官方的數據,只能是根據相關了解與資料分析得到一些大致的規模:一個重點是郎酒目前(主要是指過去的2016年)有多大的量?
先來看紅花郎,酒說與紅花郎內部人士在2016年初溝通的數據是:沖刺26億,挑戰30億。要知道這個數據其實是不包括后來并入的老郎酒事業部(擁有郎哥和郎牌郎酒)的量的,在并入老郎酒之后,紅花郎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簽約郎平,開啟體育大IP營銷時代,這種高品牌投入有力地拉動渠道的反哺,這些動作都會對2016年的業績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此通過種種跡象推測:紅花郎2016年全國保守估計應該有30個億的量。
再來看郎牌特曲,郎特在2015年的量就能達到超13億,據相關數據顯示,郎特在2016年的總體銷售完成17億元左右,核心為江蘇市場。其在全國目前核心的市場就是江蘇與河南,這兩個省份加起來2017年的目標是24個億。
但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下的郎特事業部其實是融合了新郎酒與郎牌原漿這些產品的,因此從這個維度上講:2016年合計郎特事業部的量應該能達到25個億。
最后就是小郎酒,在3月份的經銷商大會上,官方給出的數據是,2016年小郎酒實現年銷量3億瓶。大致測算一下:小郎酒2016年的盤子應該在21億左右。
這樣大致來看:郎酒2016年的總體業績在77億。
2、品牌:5變3后,三大事業部恰好對應一樹三花
其實郎酒的一個重要的品類優勢在于“一樹三花”的品牌體系:即旗下涵蓋醬香、濃香與兼香這三大主流白酒香型,同時通過不同的品牌打造,區隔鮮明。郎酒最新的品牌戰略規劃為:聚焦三大市場(高端醬酒市場、中檔濃香市場、高檔小酒市場)和三大品牌(青花郎·紅花郎、郎牌特曲、小郎酒)。
分開來看:
1、紅花郎方面一方面緊跟茅臺,提出青花郎登頂運動,占位千元市場;而紅花郎系列產品則占位300—500價格帶。醬香產品占位高端的同時,一方面在品牌上投入更多,通過冠名央視黃金劇場和簽約郎平等大手筆持續拉動品牌高度,高舉高打;另一方面,開展全國范圍內的醬香品鑒運作,據了解在整個2017年青花郎“中國高端醬酒鑒賞薈”將在全國持續進行800多場,精準瞄準高端醬香人群,做消費者培育,這種手筆夠大!
2、其實5變3之后,變化最大的要數郎牌特曲事業部,一下子整合了三大事業部人力、物力等營銷資源優勢。這樣,郎特定位為全國性品牌也更加水到渠成,同時開展全國招商大布局,方向一定是集中精力抓郎牌特曲的大品牌發展,品牌投入集中聚合于郎特進行,新郎酒和原漿作為局部輔助性產品補充。
3、小郎酒在2017正式啟動品牌發展戰略,進一步加深產品品牌化。小郎酒在過去基本上完成了模式的摸索與全國化的網絡建設,已經到了需要品牌拉動的時代:首先逐步地統一品牌標識,完善產品結構,不排除進一步研發、完善新品和精簡、優化的可能;其次要突出的大品牌的傳播戰略,明確小郎酒本身的品牌定位,進一步強化中國小酒王的品牌落地。
整體來看:無論是品牌產品的聚焦發展,還是組織架構的精簡聚合,郎酒此舉旨在為了建立品牌驅動化的長效市場機制,保持郎酒未來穩定、超常規、可持續的發展。這一點很戰略!
3、小目標:2018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利潤率保持20%以上!
在歷史上的2011和2012年,郎酒集團銷售收入一度連續保持在百億之上,市場規模和企業聲譽都達到歷史性高點。后來隨著行業進入調整跌出百億,小編與渠道商了解,其實這些年郎酒的變化是很大的,新的郎酒更加務實、更加理性,也更加成熟。
汪俊林在新年講話中明確提出:郎酒的短期發展目標,是2018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利潤率保持20%以上;對于上市這種熱門話題,郎酒的回應依舊是:上市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是個水到渠成的事情,目前郎酒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把酒賣好。
我們過去常提“群狼戰術”,而郎酒目前鮮明地聚焦4大單品:青花郎、紅花郎、郎牌特曲和小郎酒,這背后的含義是從數量到質量的一種轉變,樹立大品牌,打大仗,郎酒更是稱自己是為“二次品牌化創業”,決心與勇氣都很不一般!
在酒業的江湖,在此輪新的長跑中,誰又會率先突破百億?而且更關鍵的是健康地超越百億,不會輕易地掉下來,郎酒,你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