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2016年年報和2017年一季報后,貴州茅臺又馬不停蹄地加碼系列酒、推進保健酒,更加惹眼的還有處罰不聽話的經銷商,追究違約責任單位共計66家,可謂史上最嚴!
4月25日,貴州茅臺一天內下兩道處罰文件,對貴州省內16家經銷商以及全國范圍內的66家經銷商下發了處罰決定。
已經步入正軌,看似形勢一片大好的貴州茅臺,始終堅持著自己既定的刮骨療傷式改革,沒有大唱贊歌,也沒有歌舞升平,相反,從近期茅臺領導人的講話看,他們對當下的行業依舊是持有“形勢嚴峻”的看法,對當下的茅臺企業,也還是要“下功夫整治”的。
處罰是為了步調一致
貴州茅臺下發《關于追究北京德華永勝商貿有限公司等單位違約責任》和《追究貴州市場部份經銷商違約責任》的處罰通知已經在明確告知,價格始終是貴州茅臺堅守的一條紅線。
“價格必須得穩住、管好,這是茅臺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 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表示。
而此前,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曾在工作會議上表示:最近一個時期,茅臺酒價格市場上漲趨勢明顯。茅臺酒的出廠價一直沒有上調,是中間環節在抬高價格,茅臺將進一步加強價格穩定力度,堅決把經銷商的市場終端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誰制造市場亂象就砸誰的飯碗,經銷商必須要令行禁止,誰“不聽招呼”就一定嚴格按照規定嚴厲處罰。
或許,從歷史發展的深刻教訓中,貴州茅臺已經嘗到了價格“過山車”給企業帶來的陣痛和隱憂。
于是,貴州茅臺喊出了“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茅臺價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價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嚴肅問責的態度對待價格問題。”
從處罰通知中,《華夏酒報》記者注意到,貴州茅臺關注的焦點還在渠道的管控、區域的限制以及價格不穩定這些方面,主要表現則是部分經銷商存在私自向電子商務平臺供貨,跨區域銷售。
針對上述違約經銷商單位,貴州茅臺對經銷商的處罰包含多個維度,包括暫停合同同業務辦理、扣減10%履約保證金以及扣減2017年約定計劃供貨量的比重,而扣減2017年約定計劃的比例為10%、20%、30%不等,最多的經銷商被扣減30%的約定量。其中,北京德華永勝商貿有限公司因為二次違約,所以處罰最重:直接扣除生肖酒合同全部履約保證金并解除2017年雞年生肖酒合同。
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銷售公司董事長王崇琳也表示,過去茅臺高價是經銷商的一種暴利行為,是人為炒作下的結果,是一種泡沫,長遠來看,將損害品牌形象。
系列酒+保健酒的“齊步走”戰略
4月25日,茅臺集團與修正集團在貴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保健酒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深入廣泛的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保健酒企業,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保健酒品牌。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一天,茅臺保健酒公司也剛剛完成了高管團隊的重新調整。人員調整后緊跟著大手筆合作修正藥業,加碼保健酒市場,茅臺似乎已經開始邁開了系列酒+保健酒的“齊步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