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率領包括多名集團高管在內的70多人代表團趕赴瀘州,參加19日開幕的中國(瀘州)國際酒業博覽會。業界人士發現,這是近年來貴州茅臺集團派出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參會隊伍。
“為積極配合、參與這次瀘州酒博會,我們前期工作團隊很早就來到瀘州做各項準備工作。”3月17日,在瀘州酒博會茅臺展廳布展現場,一位來自茅臺集團的高管告訴我們,茅臺集團高層非常重視這次酒博會,對全體參展人員提出要“滿懷誠意、虛心學習、精心準備、全力以赴”的要求,在宣傳、布展、論壇交流等方面提前做了充分準備,并要求集團所有子公司都要參展。在這次酒博會上,茅臺集團核心企業茅臺酒股份公司現有主打產品及新研發產品將悉數亮相,集團的其他酒類子公司,包括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保健酒公司、習酒公司、生態農業公司等公司的產品也將集體登場。
“瀘州酒博會組委會和四川酒業同仁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積極幫助。”這位負責人指著正在完善的展館感慨地說:“除免費提供近200平方米面積的主展館,還考慮我們這次參展子公司產品較多,專門在茅臺主展館旁邊的一塊空地上增加約80平方米的場地用于集團子公司展示產品。”據了解,本屆瀘州酒博會專門設置了“中國名酒館”,為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17個中國著名品牌提供專屬展區。
瀘州酒博會還將邀請國內外知名人士、全球酒界大師、著名專家學者等參加酒博會期間舉辦的“酒業論壇”,共同探討全球酒業的發展,發出權威的聲音。據悉,茅臺集團也將在論壇發表演講。
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是經商務部批準舉辦的國家級國際酒類專業展會,自2006年在北京成功舉辦以來,在京連續舉辦了6屆。2015年,該博覽會移師瀘州,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舉辦,取得了極大成功。瀘州市政府與中國酒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每年在瀘州舉辦1屆。
依托茅臺等眾多優質白酒品牌,貴州舉辦酒博會起步較早。2008年至2010年,“中國(遵義)酒類博覽會”成功舉辦了3屆,2011年起,商務部和貴州省政府共同主辦首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以后每年在貴陽舉辦1屆,迄今已連續舉辦了5屆。
這兩個中國酒業引人注目的行業盛會,均受到貴州、四川兩省地方政府和各知名酒企的高度重視。每一屆博覽會,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企業都積極參與,就產品營銷、品牌價值、企業文化、競爭合作等共同交流和探討,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酒業健康發展,促進了黔川兩省酒業的交流合作和相互認同。有媒體評論:在貴州、四川兩個中國酒業“主戰場”舉辦的酒博會意義非同小可,它不僅是具有國際性的商務平臺,也是我國酒企之間坦誠交流的平臺,更是中國酒業發展的晴雨表。“中國白酒看川黔,兩省名酒企業相互合作、相互包容、相互借鑒,中國白酒品牌的世界影響力必將快速提升。這一點,在酒博會上就能感受得到。”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說。
瀘州國際酒博會正值一個重要節點:處在深度調整期的我國白酒行業,告別“十二五”邁進“十三五”。對于茅臺而言,2016年的“開門紅”無疑是振奮人心的: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茅臺集團的產品銷量和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54%和70%,出現了量價齊升的可喜景象。“十二五”期間,茅臺集團業績頗為亮眼,其逆勢上揚令行業鼓舞:實現白酒產量39.5萬噸,較“十一五”增長92%,其中,茅臺酒基酒產量17.3萬噸,較“十一五”增長72%;銷售收入(含稅)1825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33%;利潤總額994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58%;上繳稅金660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22%。5年來,企業資產總額增長3.19倍,資本保值增值率均在121%以上,凈資產收益率均在20%以上。
2015年,貴州集團給出的年度成績單同樣令人矚目:銷售收入約(含稅)419.12億元,同比增長2.96%;實現利潤總額約227.22億元,同比增長1.78%,上交稅金約151.27億元。
業內專家指出,茅臺集團今年開年以來的出色表現,給正在爬坡的中國白酒行業帶來一抹亮色。據分析,經過近幾年的深度調整,中國的白酒市場已基本止跌,出現了復蘇跡象,高端白酒景氣度有所回升。
面對“十三五”,貴州茅臺提出了信心滿滿的發展計劃——成為享譽全球、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到2020年,實現白酒產量12萬噸,其中茅臺酒產量5萬噸,國際市場銷售占10%,整體收入達到千億級;在集團內部培育2至3個上市公司,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世界蒸餾酒領先品牌地位,把茅臺打造為多元化投資控股集團。
正是基于這樣的行業發展背景和企業宏大愿景,茅臺集團作為具有全球視野的白酒行業領軍企業,更加重視與我國其他白酒企業的合作,特別是與“白酒金三角”區域的企業跨省合作。
茅臺集團對瀘州酒博會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無疑是兩省白酒產業攜手合作的具體實踐。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貴州、四川兩省經信委領導就在成都共同簽署《貴川兩省白酒產業合作會談備忘錄》,圍繞確立白酒產業合作共識、推動區域品牌建設、開展區域品牌推廣、促進白酒企業交流、建立日常工作協調機制、制定合作推進計劃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時間過去9個月,茅臺正以切實的行動邁出堅實的步伐。
該合作協議簽署后,兩省的主流媒體均及時進行報道,并作出深度解讀。認為:經歷黃金10年高速增長,白酒產業由于產能過剩以及外部政策環境的變化進入深度調整期。兩省的合作更可以看作是在白酒產業恢復性增長的形勢下,以更加宏大的視野搶抓發展機遇的積極表現。
貴州、四川在我國白酒產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貴州是全國醬香型白酒發源地和主產區,在茅臺這樣的知名品牌的引領下,品牌效應凸顯,集群效益強勁。四川近年來穩居我國濃香型白酒產量之首,擁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眾多全國知名白酒品牌,是我國白酒產業的主力軍。
在全球釀酒版圖中,貴州遵義,與四川瀘州、宜賓,共同構成了充滿活力的白酒三角產業帶。這個由兩省三市所構成的三角地帶,既孕育了醬香型代表貴州茅臺,也培育了代表濃香型陣營的瀘州老窖、五糧液等中國知名品牌。
有四川主流媒體曾經提出:“兩省合作四川可以進一步學習貴州在茅臺品牌打造上的‘招數’,比如省級層面有品牌推廣小組等。貴州也可以借鑒四川積極推進白酒企業轉型、發展中端產品等做法。”
兩省合作絕對是好事。兩個白酒大省的強強聯合,將產生1+1遠大于2的效果。尤其在區域品牌打造、國內外市場宣傳和營銷策劃中,協同行動意義非凡。
貴州省經信委表示,以兩省合作為契機,還可以整合成都、遵義、瀘州等地的展會,包括酒博會、糖酒會等,形成互相支持的局面。“我們應該搭上‘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順風車,加快走出去,構建一個超越省際合作概念的區域。”
據悉,雙方將充分借鑒國外酒業產區品牌建設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產業資源整合、區域品牌建設的途徑與方法,共同打造中國特色的醬香型、濃香型高端白酒產業基地和具有世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的白酒區域品牌。
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說,茅臺會不斷堅持價值分享,主動兼顧各方利益,構筑新的共享關系,形成“茅臺引力波”,擴大茅臺“朋友圈”。“我們要以世界的眼光和全球的高度,來看待未來中國酒業的發展”
李保芳相信,在這片特殊的三角地帶,各路強企真誠攜手,協力成長,定會給中國釀酒業帶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人們期待從瀘州國際酒業博覽會上,聽到更多中國白酒業迎來融融暖陽的利好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