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酒鬼酒”)于2月份發布公告稱,其董事長江國金、董事逯曉輝兩位高管董事辭職消息之后,誰來接任酒鬼酒成了當下行業的一個熱議。
3月5日,酒鬼酒發布公告稱,選舉王浩為第七屆董事會董事,李士祎為副董事長,任期至本屆董事會屆滿為止。不過,引人注意的是,王浩也是在1月初剛剛上任的中糧酒業新董事長、黨委書記。這一舉措,意味著中糧酒業正式進入酒鬼酒的決策層。
眾所周知,酒鬼酒近年來的發展就像過山車般。尤其是自中糧入主酒鬼酒后,其高管更換頻繁。那么,這一次酒鬼酒高管的更換又是怎樣的原因?新一任的領導班子上任,將為酒鬼酒制定怎樣的經營目標?
就此類問題,記者聯系酒鬼酒相關人士并發送采訪提綱,但最終公司都并未給出任何回應。
頻頻更換掌門人玄機
3月5日,酒鬼酒發布公告稱,中糧酒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浩兼任酒鬼酒董事長,中糧酒業副總經理、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進口酒事業部總經理李士祎兼任酒鬼酒副董事長。
其中,新任董事長王浩是于1990年10月加入中糧集團,先后在中糧集團總公司審計部、深圳中糧實業公司等中糧系公司工作,在2017年12月任中糧酒業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士祎于2007年7月加入中糧集團,2017年12月起任中糧酒業副總經理(主持經營班子工作),同時繼續兼任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進口酒事業部總經理。
由此可看出,剛上任中糧酒業董事長不久的王浩,隨及就親自擔任酒鬼酒董事長,從中也可以看出,中糧對酒鬼酒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自中糧全面入主酒鬼酒之后,其人事變動不斷。在王浩上任之前,已有三任董事長辭職。
據酒鬼酒過往公告可發現,在2017年1月13日,酒鬼酒宣布董事長趙公微辭職;2017年7月12日宣布副董事長夏心國辭職;今年2月12日宣布董事長江國金辭職。
中糧掌管下的業績幾何?
2014年11月,中國華(港股00370)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整體并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間接入主酒鬼酒。公開資料顯示,酒鬼酒第一大股東為中皇有限公司,持有31%的股份;中皇有限公司由Everwin Pacific Limited(持有50%股權)和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通過子公司持有50%股權)共同控制。
其中,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是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孚集團整體并入中糧集團,成為后者全資子公司,即酒鬼酒也歸為中糧集團所有。直到2015年10月7日,酒鬼酒發布公告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中糧入主后,酒鬼酒的發展情況如何?通過年報可看出,其過去幾年的業績確有所好轉。據Wind數據,2014年至2016年期間,酒鬼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8億元、6億元和6.55億元,同比下降43%、增長55%和9%;凈利潤分別為虧損1億元、盈利7423萬元和9702萬元,同比下滑166%、增長190%和23%。
2017年,酒鬼酒的業績預告顯示,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65億元~1.85億元,同比增長52%~70%,主要是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較大所致。
但從另一些事情來看,被中糧掌控的酒鬼酒也可謂麻煩不斷。今年年初之際,酒鬼酒推出兩大次高端單品之一——“52°高度柔和紅壇酒鬼酒”,而這兩款酒都使用的是“麻袋陶瓶”包裝。正是這一包裝,給酒鬼酒引來了知識產權糾紛,還鬧上了法庭。
去年5月,酒鬼酒河南公司和酒鬼酒北方生產基地被宣告破產,并且還飽受拖欠經銷商賬款和用地涉嫌未批先建的爭議,從而使得業內對其市場經營戰略表示深深的質疑。
白酒行業專家晉育鋒曾表示,雖然酒鬼酒的“北上之路”潛力很大,但其阻力也很大。盡管酒鬼酒在北方市場擁有一定的品牌認知,可這種認知并不代表消費忠誠。另外,這一部分消費比例在逐漸下降,而年輕一代消費者尚未對酒鬼酒形成品牌認知,將是其面臨的主要障礙。
靠什么重回第一梯隊?
王浩在酒鬼酒戰略單品2018年策略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期望酒鬼酒能早日重回第一梯隊。
坦率地講,雖然公司新目標已定,但引人深思的是,酒鬼酒拿什么重回第一梯隊?
雖然,目前酒鬼酒開始走出低迷,但記者將其與同類白酒上市公司做對比后發現,它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根據2017年的三季報,酒鬼酒的營業收入5.51億元,同比增長27%,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77.67%。可同期的其他白酒的業績均是酒鬼酒的數倍,貴州茅臺營業收入266.32億元,凈利潤124.66億元;五糧液營業收入219.78億元,凈利潤69.65億元。就以摘帽時間相差不久的水井坊來說,其營業收入7.95億元,凈利潤1.49億元,也都超酒鬼酒。
在今年1月中旬,酒鬼酒再次開啟新一輪的“北上之路”,以與天津邊氏集團的經銷合作正式啟動。同樣地,酒鬼酒距離此次北上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順鑫農業和衡水老白干均有不小的差距。
無論如何,市場還是消費者說了算,或許酒鬼酒還是做好產品,提升業績回饋投資者,至少這比口號來得更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