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靠資本挽回“一命”的區域性知名啤酒生產商蘭州黃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黃河”),又因投資再陷雙重危機。據蘭州黃河最新公布的年報稱,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14.68%,公司凈虧損6755萬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起,蘭州黃河的主營業務江河日下,啤酒銷量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幾乎已被市場“遺忘”。且除了公司啤酒銷售量逐年下滑,過去一年,蘭州黃河的證券投資副業也遭遇了打擊,進一步加劇了蘭州黃河的業績壓力。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作為啤酒業的小區域品牌,蘭州黃河由于體量小、市場覆蓋面窄,近年來的主營業務發展步履維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留給蘭州黃河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業績下滑
在2019年初,蘭州黃河率先披露了去年全年財報。據悉,2018年,蘭州黃河實現營業收入5.0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14.68%;公司凈虧損6755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624萬元;其中,主營業務啤酒銷售量為14.16萬千升,相比2017年減少13.14%,銷量持續下跌。
對此,蘭州黃河方面表示,公司銷量及營收出現下滑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受國內經濟大環境持續不景氣、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與升級、進口啤酒數量高速增長、替代產品持續擠壓等因素影響,公司所處甘肅、青海兩省啤酒市場容量較上年繼續萎縮近10%,使本就激烈的市場競爭更趨慘烈。且由于近年來,西北地區啤酒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原輔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人力資源成本逐年上升、中高端餐飲消費拉動能力下降、啤酒銷售旺季降雨天數較往年增多以及蘭州市城區道規劃導致大型物流貨運不暢等,均給蘭州黃河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壓力,故公司營收凈利及主營的啤酒產銷量均較去年有所下滑。
事實上,蘭州黃河的營業收入已連續多年呈現負增長。2014-2016年,蘭州黃河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7.02億元、6.78億元,出現持續下滑態勢。2017年營業收入更跌破6億元達5.96億元,同比下滑12.01%,其中,占比達88.39%的主營業務收入為5.27億元,同比下滑11.83%。
記者嘗試就蘭州黃河的主業經營現狀、證券投資規模占比,以及未來公司戰略規劃等問題向網上公開披露的蘭州黃河聯系人進行采訪,但被告知該號碼為空號。
癡迷投資
在業績持續下滑的背后,記者梳理蘭州黃河近年來的財報數據發現,近年來,蘭州黃河的財報業績一直偏重于證券投資收益。2015-2017年期間,蘭州黃河證券投資損益分別為1604萬元、-2146萬元、6130萬元,占對應期間企業的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69.17%、121.98%、63.28%。且僅2017年一年,蘭州黃河的投資利潤額與扣非后凈利潤便相差近2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投資收益的缺乏外,蘭州黃河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也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業績壓力。記者了解到, 2018年蘭州黃河所投資股票的市價低于成本價,使得蘭州黃河損失了8875萬元的公允價值。而根據Wind數據顯示,這一損失金額超過了2010年以來,僅次于蘭州黃河歷史上最高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2015年的3643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蘭州黃河主營啤酒業務的持續低迷,熱衷于證券投資的行為或將成為未來蘭州黃河發展的“致命問題”,僅依靠證券投資套現取得的收益來維持公司持續運營,存在著很大風險和弊端。
內憂外患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經營不善的同時,蘭州黃河還面臨著多起訴訟糾紛。不久前,蘭州黃河關聯企業蘭州黃河企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黃河集團”)則因股權糾紛一紙訴狀將湖南昱成與其子公司湖南鑫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第三人甘肅新盛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盛工貿”)和蘭州黃河新盛投資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6月至今,蘭州黃河已先后經歷了多起訴訟,且主要涉及第二大股東湖南昱成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新盛工貿和關聯企業蘭州黃河企業集團等公司。并且因上述紛爭,蘭州黃河還遭到了深交所的問詢。
對此,啤酒營銷專家方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蘭州黃河屬于區域性酒企,本身規模不大,在啤酒行業中排名也比較靠后。且近年來,蘭州黃河逐漸偏離主營業務,過度依賴證券投資收益,受資本市場影響較大。此外,由于主業副業均表現不佳,蘭州黃河業績也持續陷入低迷,目前仍未找到有效發展路徑,加之市場份額受擠壓較為嚴重,蘭州黃河的發展前景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