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茅臺要求經銷商在云商的出貨量由此前的30%增至40%,本周已經開始執行;此外,且推單只能1對1推最多10箱給客戶,推單的不計入云商任務量。
“線上”云商投放再提量,而同時“線下”渠道也給出了數據化的新規,顯然,雙管齊下的穩價動作再次釋放了茅臺對“亂價說不”的決心。那具體而言,這個“10%”的提升短期和長期又會產生哪些連鎖效應?
從30%提到40%,茅臺云商投放量的增加有什么影響?
1、 市場:給價格“降溫”,增強1499元價格標桿的社會影響力
縱使茅臺一再強調茅臺的的市場價格要控制在1499元,但是茅臺價格仍然處于高溫。為了控制價格,茅臺發布公告要求各地經銷商嚴格執行1499元,并指出要在春節前供應7000噸的計劃量。此次規定茅臺經銷商在云商的出貨量從以前的30%提至40%,無疑首先被解讀為“穩價”。
針對此次茅臺云商提量,有專業人士分析在歷時4個月后,茅臺要求經銷商40%的量要通過云商平臺進行銷售,一方面是想要更好的管控渠道,管控價格,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擊市場“囤酒”、“炒酒”的投機勢力。
在糖酒快訊的采訪中,各地的經銷商均表示將云商的計劃出貨量增至40%是為了控制價格。
“茅臺每次調控價格都是通過釋放其他價格產品,增加團購和專賣店,當茅臺云商出現后,尤其是去年要求經銷商在云商出貨不低于30%后,不僅讓茅臺價格的透明化和杠桿化,避免了經銷商囤貨,保證了消費者利益,也讓去年的價格大致穩定在1299元。”卓鵬戰略咨詢培訓機構董事長田卓鵬表示,茅臺云商具有價格杠桿調控作用,在他看來,這次增長到40%,對于穩定在1499的市場指導價格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茅臺的市值很高,資本很熱,茅臺這一動作有利于價格穩定,同時有利于樹立市場標桿價,這樣的模式是首創的,對于其他名酒而言具有借鑒作用。”
合肥的經銷商表示:“廠里主要讓經銷商加強網上宣傳和銷售,讓消費者能買到真酒和平價酒。對茅臺價格執行1499元是好事,支持!”
對此,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常務副總經理邵伶俐也分析認為,目前經銷商40%的計劃,加上云商本身的配額,總量能夠達到50%,占茅臺一年計劃的一半,這樣可以避免茅臺經銷商囤貨,控制價格上漲。
2、企業:彰顯“穩價”能力和“對亂價說不”的決心
茅臺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臺相關措施來抑制價格上漲,希望把市場價格控制在1499元,這都顯示出茅臺在管控價格的能力,并且有評論人士認為茅臺如此密切關注價格和市場變化,目的是防止價格彈性導致市場走勢趨低。
對于價格的管控能力,從去年開始,茅臺就已經積累了經驗,從生產段的全力保障,調整優化品種結構的角度入手,全力保證普通茅臺酒生產;到供應端的保障,采取不均衡發貨,加大旺季發貨,減少淡季發貨的新政,盡量避免消費淡季所發的貨被社會資金囤積;再到市場,要求經銷商的計劃量按照規定30%,現在是40%通過云商平臺直面消費者,甚至在物流上保證發貨。這都顯示出茅臺已經開始從源頭著力解決價格問題。
“茅臺在1500元的價格是非常有利的,能夠吸納高端酒的資源,如果超過這個價格,會給茅臺進一步的增長帶來問題,同時給競爭對手留下更多的機會。”田卓鵬認為這是茅臺把價格控制在1499元的原因。
有媒體評論茅臺的焦慮在擔心新一輪的炒作致使真實消費者流失從而市場進入低谷行情。就目前看來,茅臺的市場行情火爆,雖然不排除有囤貨想象,但在繼續加大云商的計劃投放,并采取附加政策后,茅臺1499元的價格標桿樹立,囤貨現象將減少。
“而且40%的量已經很大了,這對價格的控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一點也只有茅臺能做到。”田卓鵬表示茅臺的控價能力是酒企中最強的。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就算茅臺的價格繼續走高,并不會對茅臺的市場造成影響,因為茅臺的消費群體對茅臺價格的敏感度不高,已經習慣供小于求的市場。
3、經銷商:有效穩價、不影響利潤
去年的秋季糖酒會,茅臺在重慶召開了經銷商座談會,會上,有經銷商表示希望茅臺能夠減少經銷商在云商的銷售量,他認為如果以后消費者都在云商上購買,那經銷商開設專賣店的房租、人員、倉儲等費用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不過,在糖酒快訊的采訪中,一位成都的經銷商表示就算40%的量通過云商售賣對經銷商的影響并不大。他說:“現在廠家給的空間足夠了,這個影響我感覺不用考慮”。
如果以目前茅臺出廠價969元、市場價1499元來算,一瓶茅臺酒經銷商仍然有500多元的利潤空間。
也有經銷商表示,茅臺價格如果持續走高,增加云商的計劃量是沒有問題的,這樣能把價格穩定在范圍內,但是如果價格走低,即便在云商上的量增加到60%,也沒有人會在云商上購買茅臺,因為上市場上有貨。
對于茅臺通過調節線上供應量來緩解市場上的囤貨、炒作的行為,有茅臺經銷商表示,線下專賣店依然會是茅臺主場,品牌支撐和消費者服務作用線上平臺無法代替,網上網下價格不對等是黃牛黨、投機分子等囤貨的導火索。
對此,甚至有分析人士推測說:“茅臺現在漲價了,下一步或將是規劃線上線下的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