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建立中國名酒鑒評體系
未來對鑒評師有什么樣的要求,這些人應該具有哪些基本的素質,是不是能夠對市場流通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這些問題也是培訓鑒評師工作的根本所在。
“中國名酒鑒評師將是中國酒行業的復合型人才,不僅是中國名酒的鑒定者,同時也是酒文化的傳播者。鑒評師將具備熟知酒文化歷史、起源;掌握中國白酒的分類、香型、地域的知識;了解各個酒廠的歷史、釀酒工藝、品牌變遷、生產能力;有能力鑒別中國名酒的真偽;了解中國名酒投資收藏市場動態,可以對中國名酒準確估價;協助建立中國名酒鑒評體系。”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名酒收藏專業委員會會長劉員說。
“名酒鑒評師”與“白酒品鑒師”有著明顯的區別,“白酒品鑒師”更重要的在于評價酒體質量,指導釀酒工藝、貯存和勾調,進行酒體設計和新產品開發,也就是說“白酒品鑒師”更重要的在于指導生產。
而“名酒鑒評師”則將著重學習中國白酒傳統文化知識,熟悉各高端白酒的歷史傳承、品牌變遷和釀造工藝,擁有鑒別中國名酒真偽及其內在價值的能力,掌握中國名酒投資收藏市場動態,對中國名酒準確估價,并協助建立中國名酒鑒評體系。
“名酒鑒評師”將更多地從流通環節以及名酒的價值上對白酒進行評價、鑒別、估值。更為重要的是要對酒的歷史、文化、品牌發展過程以及價值評估系統了如指掌,類似于古玩收藏行業的鑒定師。
鑒評師是復合型人才
“但是中國產的白酒跨度很大,香型有很多,沒有人可以鑒定所有的陳年白酒。比如既要懂茅臺的歷史和文化,又要懂其他白酒變遷,說實話這些知識非常多,掌握起來難度也比較大,我們要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包裝的變遷,包裝的變遷是第一道關,對包裝的鑒定也是判斷酒真偽的第一道程序。通過外包裝鑒定判斷酒的真偽其實是現在行業內和流通市場內通用的方法,高手一看外包裝基本就可以做出判斷。”中國著名評酒專家、茅臺名譽董事長季克良表示,老酒都是稀缺資源,一般不會開瓶辨真偽,主要還是看外觀,所以,一般老酒都是通過包裝鑒定真偽。
鑒評師需要了解每個酒廠的哪些產品?是不是都是主流產品或者具有收藏價值的產品?每個酒廠各個時期的包裝工藝、包裝材質、防偽措施都不相同,當然這些都是鑒評師應該了解的知識,但是,在掌握基礎知識層面之上,隨著市場的發展未來一定會分流出一些鑒評師專攻某幾個特定酒品牌的鑒別,做到專而精。
包裝和酒質有很大的關系,比如瓶蓋對酒質的影響就很大,塑蓋和鐵蓋影響是不一樣的,除此鑒評師最應該對酒的價格指標和評估依據詳細掌握,根據哪些要素定價要說清楚,讓消費者明白。比如酒精度這一要素,可能絕大多數的低度酒就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因為,低度酒儲存時間長的話,酒質也可能不會太好。
鑒評師要體現“鑒”的能力,通過外觀的鑒別、感官的鑒別、實物的對比最終確定老酒的真偽,這是鑒評師的基本技能。
同時,鑒評師的能力還要體現“評”的能力,通過建立價值評估體系\建立模塊讓鑒評師有能力把不同種類和年代的老酒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同時給出專業的參考價格。
“中國名酒鑒評師”是一個復合型人才,需要大量知識的積累。
未來中國名酒鑒評師的出現,將填補我國名酒收藏方面缺乏專業人才的空白,隨著“中國名酒鑒評師培訓”的開展,一批懂文化、懂名酒、懂品鑒、懂價值的專業化復合型人才隊伍將成為中國名酒價值評估與鑒定的生力軍。這將促進中國名酒收藏、鑒賞和經營活動健康有序發展,并為進一步建立中國名酒投資收藏價值體系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