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吉林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葡萄冰酒和通化某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冰凍山葡萄酒,均因為酒精度不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而被處罰。
那么,國家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呢?冰葡萄酒、葡萄冰酒、冰凍山葡萄酒有什么區別?
WBO對此進行了調查。
1、國家標準中沒有冰凍山葡萄酒的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037-2006葡萄酒》中僅對葡萄酒的酒精度、總糖、衛生要求、凈含量、預包裝葡萄酒標簽、年份、品種、產地進行了強制性規定,而對于葡萄酒分類的術語和定義,則并沒有做強制性要求,只是給出了推薦性定義。上述兩家被查到的葡萄冰酒和冰凍山葡萄酒就是因為酒精度低于7度而違規。
國家標準中,對冰葡萄酒(icewine)的定義為:將葡萄推遲采收,當氣溫低于 -7℃使葡萄在樹枝上保持一定時間,結冰,采收,在結冰狀態下壓榨,發酵,釀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產過程中不允許外加糖源)。
對山葡萄酒(amurensis wine)的定義為:采用鮮山葡萄(包括毛葡萄、刺葡萄、秋葡萄等野生葡萄)或山葡萄汁經過全部或部分發酵釀制而成的葡萄酒。
然而國家標準中,并沒有葡萄冰酒和冰凍山葡萄酒的術語,也沒有相關的定義。
2、葡萄冰酒、冰凍山葡萄酒只是企業標準
國家級評酒師、葡萄酒高級工程師張春婭告訴WBO:現在《葡萄酒》的標準是推薦標準,冰葡萄酒標準更是沒有強制標準,只給了“定義”。產品上的標注可執行推薦的標準也可以制定企業標準,只要符合國家強制性的衛生標準、食品添加劑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就可以了,產品標準可以制定企業標準并報國家主管部門備案即可。
遼寧三合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龍麟表示:在我們產區有一個叫做“北冰紅”的山葡萄品種,常被用作釀造冰凍山葡萄酒。盡管行業內有不同看法,但目前也基本都將“北冰紅”釀造出的葡萄酒稱為“冰紅葡萄酒”。
張裕黃金冰谷釀酒師張衛強介紹到:葡萄冰酒不是規范名稱,估計打了冰葡萄酒的擦邊球,誤導消費者。冰凍山葡萄酒還是山葡萄酒,在國家標準里,山葡萄酒是特種葡萄酒的一類。
3、釀造方法不同,價格差距大
張春婭表示:雖然國家對于冰葡萄酒沒有強制性標準規定,但是國際上是有通用說法的,我們也可以根據國際通用標準來選擇葡萄酒,尤其是進口冰葡萄酒。
加拿大冰酒標準是“成熟的葡萄需要在葡萄枝上零下8度8小時以上才可采收”。從品質層面上來說,真正的冰葡萄酒零下8度采收,零下8度壓榨,像蜂蜜一樣,8噸葡萄酒出1噸冰酒。
“而其他方法屬于甜葡萄酒,釀造手法不一。有的會正常時間采收,冰凍濃縮,也有的會加糖或葡萄汁。這樣做成本低,風險低,和冰酒相比價格差距會很大,品嘗起來質量很容易區分。”張春婭指出。
蔡龍麟指出:消費者在選購真正意義上的冰酒時,可以先去了解冰酒的基本知識,關注性價比的同時要注意一些擦邊球命名的酒款,因為冰酒特殊的釀造方式,單價不可能低。在冰酒知識推廣這方面,行業協會應該加大力度教育消費者。
張衛強也給出了鑒別建議:第一、看產品的名稱,如果是冰酒,正規的廠家都會標注**冰酒。同時,英文為“icewine”,ice wine 中間有空格的,一般為晚采的甜酒。其他不規范的名稱,大都是誤導消費者或打冰酒的擦邊球;第二,根據冰酒的定義,葡萄需要在-7℃采摘壓榨,按照常識,國內能達到此條件的產區有限。第三,冰酒的最低糖度要求是125克/升,同時不能添加外源糖,購買前可以看一下產品標簽,如果標注添加劑中有白砂糖,則不能標注冰酒。第四,根據感官,正規的冰酒有愉悅濃郁的花果香氣,口感甜潤平衡,酒體較豐滿。勾兌或假冒的冰酒香氣弱、有異味,口感甜膩或者過酸、不平衡,酒體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