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瓶的歷史比你想象得還要長。這個有趣的故事,要從公元前6000年的“奎弗瑞陶罐”釀酒法開始講起。格魯吉亞人發明了這些涂有蜂蠟的大型陶土罐子,并且被廣泛用于儲存格魯吉亞葡萄酒。
很快人類進入了雙耳酒罐時期。雙耳酒罐由埃及人發明,并在希臘和羅馬帝國時代達到巔峰。這些陶瓷器皿擁有豐富的形狀和大小,但不變的是它們細長的瓶頸還有兩個手柄。手柄方便了運輸,瓶頸的設計則減少了暴露在氧氣中的葡萄酒量。那時候的酒罐用軟木塞密封,很快人們發現:這就是防止葡萄酒變質的最佳方式。
高盧(法國)很快將葡萄酒儲存技術推動發展至木桶時期。隨著羅馬戰爭向北延伸,木桶受到越來越大范圍的歡迎。戰場上疲憊的士兵需要飲料解渴,對比雙耳酒罐,木桶無疑更方便在陸地上運輸。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7世紀時,木炭烤箱的發明令玻璃變得更厚實和難以破碎,人們終于打開了安全運輸玻璃材質葡萄酒瓶的新世界大門。雖然葡萄酒仍需要在木桶中陳釀,但最終都會轉移到單獨的玻璃瓶中進行銷售。
如今,絕大多數玻璃酒瓶都是自動化制作的,也有一些仍然由熟練的工匠手工打造。制作葡萄酒瓶的制作工藝傳承了數百年之久,無論是手工還是機器制造,葡萄酒瓶的制作第一步都是從所謂的“熱轉換”開始。首先,我們會在烤箱中模制熔融玻璃。
第二步稱為“壓吹”:我們用刀片來切割并讓玻璃瓶在絕對高溫(超過1000攝氏度)下初步成形。將熔融玻璃置于第一模具中,然后移至第二模具中并熔化,從而形成瓶子。現在,至少有15%-50%的葡萄酒瓶中是由碎玻璃或可回收玻璃做成的。
波爾多葡萄酒瓶具有獨特的形狀,我們稱為標準瓶。這種擁有垂直“側翼”和方形“肩膀”的瓶子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我們可以輕松將它與勃艮第葡萄酒瓶更圓潤的“肩膀”區分開來。一般來說,波爾多干紅葡萄酒會儲存于綠色酒瓶中,以保護葡萄酒的抗氧化劑和單寧免受陽光破壞。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通常儲存在透明的瓶子中,以增強其誘人的色彩。
當我們討論葡萄酒瓶時,尺寸往往會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氧氣對葡萄酒具有顯著影響,雖然少量氧氣有利于陳釀的過程,對葡萄酒的味道也有益,但過度氧化會導致葡萄酒變質。
葡萄酒中有一個術語“ouillage”,就是所謂的“添桶”,即將葡萄酒和橡木桶蓋子之間的空隙填滿。由于橡木桶蓋子沒有形成緊密的密封,葡萄酒陳釀的過程中一定量的液體會蒸發掉。隨著橡木桶熏烤的程度的增加,葡萄酒被過度氧化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認為大容量的酒瓶(1.5公升或兩倍標準瓶大小)更適合儲存葡萄酒。
當然,無論是綠色、棕色還是透明的葡萄酒瓶,標準瓶或是大容量酒瓶,我們都希望酒瓶中承載的液體能夠令你在品嘗過程中收獲愉悅。享受品飲葡萄酒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