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葡萄酒中出現沉淀,人們肯定會以為是質量問題,然而并非如此,葡萄酒出現沉淀物并不代表這瓶酒就不能喝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解釋說,葡萄酒是以新鮮葡萄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而成的。在釀造過程中,可能發生沉淀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葡萄酒中含有酒石酸,該有機酸在溫度降低時就會有結晶出現;儲藏過程中酒石酸與酒中的單寧、葡萄酒色素等物質的結合會產生絮凝;葡萄酒中的鐵離子在氧化酶失活時發生氧化反應會生成沉淀物質。
葡萄酒中的少量沉淀一般不會影響正常飲用,相反,這恰恰是葡萄酒成熟的標志,因為影響葡萄酒口味的不穩定物質已從酒中分離出來,從而使葡萄酒變得更加純凈,酒味結構更加穩定,口感也更加醇厚潤滑。在我國新的葡萄酒標準中,對葡萄酒的澄清度有一個明確的規定,裝瓶超過1年的葡萄酒允許有少量沉淀。所以,在葡萄酒中發現沉淀時不用擔心。
為了不影響消費者的體驗,很多葡萄酒瓶的底部都有一個凸起,邊緣有一圈小深溝,這就是為了讓沉淀物落在溝里,不易分散。在飲用時應該輕輕倒酒,以免酒瓶底部的沉淀物因搖動而浮起來,影響酒的外觀。
所以倘若葡萄酒中出現沉淀,不用擔心,放心的飲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