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旱澇災害、末日傳言……這些糟心事與氣候變暖脫不了干系。但或許讓你更加糟心的是,氣候變暖竟會讓你尋不到你最愛的葡萄酒了!
緣由?氣溫年年上升,味道將不再是那個味道,產區也將不再是那個產區了!
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葡萄酒?
我們先來看看氣溫是怎樣年年上升的: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關全球地表溫度的最新監測數據,自2001年至今的17個年頭里,出現了136年間溫度最高的16個年份(僅1998年除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未來50年的地表平均氣溫將上升2.5度(可能的情況)~4.7度(最壞的情況)。——可信又可怕對不對?
再來看看,氣溫上升是怎樣讓我們最愛的葡萄酒,變了味道:
“甜頭大、酒精度高”,“酸度不夠、口感松散”,“熟大了、像煮過一樣”,“太平淡, 風味不足!”,這些都有可能是葡萄生長期內歷經過多的高溫天氣導致的。
季節性的升溫會改變葡萄生長周期,葡萄的花期、轉色期和采收期都會相應提前。而轉色期則尤為重要,轉色期提前則意味著葡萄最主要的成熟過程會提前到相對炎熱的日子進行。而后果就是,葡萄的化學變化明顯:含糖量增多,酸度降低(尤其蘋果酸),花色苷和甲氧基吡嗪含量降低。
溫度升高會促進糖分的積累,葡萄含糖量高,轉化出的酒精度就會高。含糖量和酒精度過高,酸味和其他風味會被掩蓋,葡萄酒的香氣和口感自然會改變(總體味道可能會如粘稠果醬般)。高溫也會抑制花色苷的合成,而花色苷是一種對葡萄酒的色澤、風味、口感等方面其重要作用的酚類化合物。
另有相關研究證明,高溫還會使葡萄酒產生氧化、蒸煮等缺陷性味道。
除了高溫帶來的影響,溫室效應導致空氣中二氧化氮含量增多,這些都能引起葡萄本身發生化學變化,繼而影響葡萄酒的質量。
此外, 溫室氣體CO2的增多與溫度、濕度等因素相結合,很可能會加快葡萄生長,使葡萄皮增厚(單寧增加),生物活性增強(易患病害),從而影響葡萄的香氣和味道。
當然,高溫也不是一無是處,甲氧基吡嗪(青椒氣味的來源物質)會被降低、促進它的降解,最終葡萄酒中不成熟味道的“蔬菜、草本類”(青椒)氣息也將很難再出現。(當然對于認為生青味道是某些Cabernet家族的代表氣味的人,這也是一個壞消息)
各產區葡萄酒味道日漸改變,世界葡萄酒地圖也將隨之變動?
一個葡萄酒產區不朽聲譽的建立,除了土壤類型、海拔和種植技術,也許更要取決于葡萄生長期內得天獨厚的日照、熱量和降水量。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決定葡萄酒優劣的“風土定義也將被改寫,歷史悠久的葡萄酒產區因其穩定而和諧的天氣模式帶給葡萄酒的獨特味道將逐漸消失,甚至變得根本不適合葡萄生長。
世界葡萄酒產區版圖即將發生改變。——如今,著名葡萄酒產區將不再適合種植葡萄。
美國非政府組織“國際環保”以Hannah Lee為首的研究人員,使用17種不同的氣候模型,來解釋氣候變暖對全球九大葡萄酒產區的影響。
這項研究表明,根據IPCC 50年后氣溫將上升2.5~4.7度的預測,葡萄酒行業將經歷一場地理革命。據估計,最首當其沖的要數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如意大利托斯卡納和法國波爾多地區的產量將下降85%。同樣的命運也會降臨到澳大利亞內陸國家(- 74%)、加利福尼亞(- 70%)、南非(- 55%)和智利(- 40%)。
也就是說,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區可能很快就不再適合種植葡萄了。這一預測結果被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學報上。
如果上述言論不足以讓你信服,那來看一看更多的葡萄酒學家、氣象學家們關于葡萄酒產區的這些偉大的(可怕的)預言吧!
舊世界:
墨西哥暖流的減弱或消失會讓波爾多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變冷,被迫選擇涼爽氣候產區葡萄品種(有沒有電影《后天》的既視感)。
然而,其他地區將變得更加溫暖,以優雅、花香、酸爽口感著稱的涼爽氣候下葡萄品種很快就會被更具果醬味、更濃郁的溫暖氣候版本所代替。
有可能會重新定義我們平常所說的“一款經典羅納河谷紅葡萄酒”或者“經典勃艮第黑皮諾”。前景尤其堪憂的要數葡萄品種黑比諾,因為能夠保證它健康生長的溫差空間只限于2攝氏度以內(但其他葡萄品種正常生長的溫差區間一般為10° C左右)。
勃艮第可能很快就會成為“類似波爾多”,甚至該地區的黑比諾種植可能會因為其嬌氣特質失去生命力,走向滅亡。
阿爾薩斯,在過去幾十年間,采收期已經從10月提前到了9月,變暖的步伐將繼續加快。
西班牙內陸則可能同樣遭受干旱缺水的天氣無以為繼。
托斯卡納的奇昂第地區將因為葡萄成熟過早而另選品種。
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涉及意大利、希臘和法國部分區域,將在2050年,變得完全不適合葡萄生產;相反,英國南部將會十分適合香檳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