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酒,就會含有有酒精。葡萄酒同樣是酒精飲品,有的人喜歡高酒精度——一般是14度及以上;有的人則喜歡低酒精度。到底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了好?還是低了好?
2014年北半球的葡萄收獲已經完成了,每到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討論這一年是不是一個好年份,能不能釀出好的葡萄酒。而與葡萄酒好壞相關的一個討論就是葡萄酒的酒精含量。
對于葡萄酒釀造的整個過程來說,葡萄收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何時采摘葡萄不僅直接關系到最終的葡萄酒品質和風格,而且關系到葡萄酒的化學構成和穩定性。而與葡萄酒的穩定性相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酒精含量。采摘時的葡萄含糖量經過發酵過程決定了葡萄酒的酒精含量。
每個釀酒師在決定何時采摘葡萄時都會根據酒莊的釀酒方法和一貫風格,在葡萄達到特定的含糖量和風味物質濃度時進行。這是決定葡萄酒酒精含量的第一步。有的人喜歡高酒精度——一般是14度及以上;有的人則喜歡低酒精度。那么葡萄酒的酒精度到底是高好還是低好呢?
喜歡低酒精度的人認為酒精度過高會影響葡萄酒的口感,但是他們忽視了一點,即那些結構非常平衡的葡萄酒即便酒精度高也不會讓人覺得酒精的感覺過于突出。
葡萄酒品鑒和經驗性實例都支持平衡性比酒精含量更重要這一論斷。《葡萄酒觀察家》雜志評選的2012-2013年20款最佳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含量高達14.5度。
每個年份的氣候情況都會有所不同,而釀酒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年份葡萄很快就發展出成熟的風味而需要盡快采收,這時候糖含量可能還不夠高,所釀造的葡萄酒酒精度就會低;而有的年份風味物質成熟緩慢,就需要晚采收,這樣釀造的酒酒精度就會高一些。
試圖降低葡萄酒酒精含量的一個危險的做法是加水。在美國的加州葡萄酒產區,加水來降低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是被法律允許的,但是如果一個釀酒師本來是依據風味物質的成熟度和最終的葡萄酒結構的好壞來決定采收時間的話,那么到底是通過加水來降低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還是保持葡萄酒的濃郁風味和高酒精度而獲得一款結構平衡的酒更好呢?
說到底,酒精度并不是衡量葡萄酒品質的指標,真正好的葡萄酒是那些各種風味特點綜合為一體,沒有哪一項更加突出的酒,包括酒精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