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點說就是,原本酒精濃度在40多度的威士忌兌水之后將酒精濃度稀釋到20多度時,谷物和木桶等威士忌本身自有的香氣才會更容易被鼻子聞到和舌頭品嘗出來,而太過濃烈的威士忌反而會被酒精掩蓋了來自大自然的芬芳。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蘇格蘭威士忌業界,有很多調酒大師喜歡將威士忌稀釋到20% ABV左右來進行聞香和調和。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對于威士忌最適合飲用的酒精濃度并沒有給出一個固定的數值。每個人對于威士忌的聞香和品飲敏感度千差萬別,甚至有人通過加冰飲用的方式,來降低威士忌的刺激感。也就是說,并沒有一種固定的最佳濃度,適用于所有的威士忌品飲者。
威士忌加水流行到什么程度?在威士忌圈早已配套發明了一個新奇的小玩意兒——單一麥芽威士忌源水品鑒量杯。
這套工具,大杯用于斟量威士忌,容量為28ml;小杯用于斟量相應比例的水,大約5ml。這樣有助于自己每5ml地加水,直到自己認為口感最佳即可。
另外,不同地區的威士忌也有很大的口感差異。
蘇格蘭威士忌:用經過干燥,泥炭熏焙產生獨特香味的大麥芽作酵造原料制成。其釀制經六道工序,即:將大麥浸水發芽、烘干、粉碎麥芽、入槽加水糖化、入桶加入酵母發酵、蒸餾兩次、陳釀、混合。起碼要在蘇格蘭貯存3年以上,15~20年為最優質的成品酒,很多時候超過20年的質量會下降。蘇格蘭威士忌的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亮,氣味焦香,帶有濃烈的煙味。喜歡這種泥煤、煙味的飲家,一般最喜歡的還是純飲,反之,適當加水,會更讓人容易接受。
愛爾蘭威士忌:特點是柔和,好像在口中燃燒。原產愛爾蘭,用小麥、大麥、黑麥等的麥芽作原料釀造而成。經過三次蒸餾。然后入桶陳釀,一般需8~15年。裝瓶時還要混和摻水稀釋。因原料不用泥炭熏焙,所以沒有焦香味,口味比較綿柔長潤,適用于制作混合酒與其它飲料共飲。長久以來,愛爾蘭人多數都喜歡加水喝。
美國威士忌:以玉米和其它谷物為原料,原產美國南部,用加入了麥類的玉米作釀造原料,經發酵,蒸餾后放入內側熏焦的橡木酒桶中釀制4~8年。裝瓶時加入一定數量蒸餾水加以稀釋,美國威士忌沒有蘇格蘭威士忌那樣濃烈煌煙味,但具有獨特的橡樹芳香。美國代表性的威士忌是波本,或純飲,或加冰都是不錯的選擇。
加拿大威士忌:主要由黑麥、玉米和大麥混合釀制,采用二次蒸餾,在木桶中貯存4年、6年、7年、10年不等。出售前要進行勾兌摻和。加拿大威士忌氣味清爽,口感輕快、爽適、不少北美人士都喜愛這種酒。這種威士忌不加任何東西口感也會比較清柔。
一般來說,年份10-12年的威士忌要以1:1的比例來兌水,年份越少的威士忌應該摻入更多的水,因為貯存時間短的威士忌酒精的味道會更為刺鼻。而如果你喝的是年份為25年的威士忌,那么就直接飲用吧,不用兌水了。
純飲、加水、加冰、加可樂都不重要,一個事物,有爭論總是好事,更何況,我覺得威士忌與一般葡萄酒的區別就是,威士忌是更自由和率性的一種酒。喝酒不外乎就是讓生活更有樂趣罷了,所以還是得怎么喜歡怎么喝,若有興趣,研究下自己個性化的口感調配,不更是樂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