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南方又變得更暖了。
更暖的和更冷的冬天,釀造葡萄酒,會有什么不同?
在冰火兩重天里,葡萄酒會綻放出怎樣的花朵來?
今年入冬后依舊短袖盛行的南方,大呼”在廣東立冬,是要預防中暑的“,那么,如果種植葡萄的地區,突然變得更暖了,會怎么樣呢?
那么,一般種植釀酒葡萄,都會是怎樣的氣候環境呢?
種植釀酒葡萄的地區,一般都在南北緯38-53度的溫帶地區,以地中海地區為例(如意大利西西里島、法國馬賽、西班牙馬德里等),地中海氣候相較于寒帶氣候,這里的冬季溫暖濕潤,夏季干燥少雨。1月份平均溫度在10度左右,7月份平均溫度在24-26度之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這樣的溫度與葡萄有什么關系?
果糖有一種冷甜性,通常表現為隨著溫度升高,同一單位溶液里,含有的甜度將會降低的特性——如5℃時,固定容量單位的果糖溶液的甜度可能是2, 當溫度升高至18℃時,甜度會變成1.75左右。因此,我們經常發現像西瓜等水果,冷凍一下再吃,風味會更好。
這樣的”冷甜性“放在釀酒葡萄身上,就會有明顯的區隔。如冰酒的釀造,依靠的是低溫環境——以德國頂級冰酒的釀造條件為例——
1. 冰酒的原料葡萄必須取自葡萄枝頭。這就意味著,用于釀造冰酒的雷司令,必須在自然條件下,仍然可以留在枝頭等待采摘;
2. 冰酒葡萄品種可以采摘的前提條件,是葡萄在-8.3℃的條件下,在枝頭持續至少8小時,這樣才能保證冰凍葡萄壓榨后的葡萄汁不含水。
所以,如果晚入冬,或者冬季變暖,葡萄很可能會提前成熟,還等不及天氣變冷,葡萄就已經在枝頭掛不住了,更別說可以“在-8.3℃的條件下,在枝頭持續至少8小時”,美味的冰酒釀造,將不再可能。
對于其他釀酒葡萄的影響也類似——秋冬季節變暖,葡萄將過快成熟,很容易釀造出平淡無奇的酒——雖然糖分含量會有所提升(過快成熟),果香突出,但是其他風味物質積累不足(意味著其他風味很少),這樣的酒缺乏復雜度之余,也沒了多少酸度,而酸度是葡萄酒的架構和靈魂所在。
可想而知,這樣的葡萄釀出的酒,還能有什么?
當全球氣候變暖,最快受到影響的,將是我們說熟知的舊世界葡萄酒產區——地中海沿岸以及波爾多產區,地中海氣候及海洋性氣候都給了葡萄品種足夠緩慢的成熟時間,甚至有葡萄酒專家預言2050年后,法國南部將不再適合葡萄種植。
真希望,下次我們說“ Winter is coming”的時候,是真的入冬了,而不是披著夏天的冬天。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