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葡萄酒的“前半生”在酒農與釀酒師手里,那它的“后半生”就轉交給有緣得到它的你了!美酒到手,如果不急著喝,那就得找個地方先儲存起來。世界三大酒評家之一的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曾說:“酒窖的生命在于其中的葡萄酒!”可見存酒意義之重大。一瓶好酒,到底該存放在什么樣的環境中更合適?其間過程中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畢竟開酒時卻發現美酒失色,酒味生變,真的是一件讓人只能抱著瓶哭的事情!但為什么一直乖乖呆在客廳或者廚房里的葡萄酒偷偷變質了呢?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從影響葡萄酒儲存條件的六大關鍵因素入手(溫度、濕度、光線、擺放、震動、氣味),以及日常存酒的基本規律與原則。
前言:葡萄酒的生命周期
哪些葡萄酒值得存放,能存放多久?答案并非千篇一律,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葡萄酒的 “適飲期”。這個概念是基于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而言的,葡萄酒從出生、成長、成熟,到達頂峰,再到衰敗,最適宜飲用的時間是進入成熟期到頂峰期。由于自身品質和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同葡萄酒的生命周期長短不一。有的從成熟到頂峰只有短短幾個月,有的則需要十幾,甚至數十年。
簡單來講,葡萄酒適飲期的到來快慢與存在長短,是由它的陳年潛力所決定的。陳年潛力越強大,適飲期到來得越緩慢,最佳飲用期的時間也越長。
通常,80%-90%的葡萄酒適合在1-2年內飲用完畢,10%的紅葡萄酒與5%的白葡萄酒適合5年后飲用,而只有1%的葡萄酒需要放置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進入最佳飲用期。
所以,不要天真地看“保質期”(并沒有)去定奪存酒時間,那句“酒是越陳越香”也是因酒而異的。
溫度:不過冷過熱就對了
不管是未開封的葡萄酒還是喝剩了被再次封上的葡萄酒,都需要在恒溫的環境下儲存。
葡萄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少量溶解在酒液中,溫度過高會導致它們溶解度下降,從而析出增加瓶內氣壓,發生頂塞滲液的狀況;同時,高溫會加速葡萄酒的正常老化,個別的甚至會引發瓶內“二次發酵”,損害酒質。反過來,溫度過低葡萄酒則可能出現結冰現象,這時酒液體積增大,一旦頂住酒塞,會導致爆塞的意外。通常理想的存酒溫度一般在12-15度左右,不過對于長期儲存,最重要的是溫度要恒定,切忌大起大落的溫度,即使恒定的18度儲存,也比12-22度不停波動的溫度來的強,否則你的葡萄酒會在凌亂中變得口感粗糙。
濕度:穩定最重要
雖然濕度對葡萄酒的成熟并無太多影響,但過于干燥的儲藏環境有可能損壞酒塞的密封性能——長時間處于“缺水”狀態的空氣,容易造成木塞因失水而干癟收縮,從而導致空氣進入瓶內使葡萄酒氧化,加速老化過程,或者造成酒液的揮發。但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碎,潮濕的環境同樣不利于葡萄酒的儲存。過高的濕度會令軟木塞滋生細菌,嚴重時腐爛、長霉,影響酒質,酒標也會受到污染,影響酒瓶的外觀。
一般而言,濕度被控制在70%的涼爽環境才是存酒的長久之計。
光線:“美酒殺手”紫外線
如今無論在大型超市還是小型便利店,越來越多的葡萄酒開始搶占人們的視野。而許多貨架上的白熾燈更是直接聚焦在這些酒瓶身上,光彩照人之余,因光線帶來的葡萄酒氧化問題卻令人擔憂…… 紫外線對于葡萄酒儲存有著很大影響,無論是自然光還是室內燈光。任何一種來源的紫外線都會使葡萄酒中的酚類物質產生變化,加速葡萄酒的正常老化,久而久之美酒變得單寧松散,香氣淡弱,風味被掠,這對于酒體較輕的白葡萄酒而言殺傷力更為致命。
另外,長時間經強光照射的葡萄酒還有可能招致一種類似灰塵氣息的“光線味”,細膩的香檳酒,往往是“光線味”最常見的受害者,而暴露在強烈日光下6個月,足以“殺死”一瓶原本健康的葡萄酒。所以,想要妥善地保存葡萄酒,其實給它們黑暗比給它們光明更有愛。
擺放:必須躺著嗎?
想要選擇正確的姿勢擺放葡萄酒,首先要搞清楚這瓶葡萄酒屬于什么類型,是靜態酒還是起泡酒;其次,它的封瓶方式又是怎樣的……對于用軟木塞封瓶的靜態葡萄酒,比如干紅、干白、甜白,保存時最好將它們平放,這樣一來酒液與軟木塞可以保持“親密接觸”,有利于瓶口的密封。因為軟木塞在接觸酒液后會處于膨潤狀態,可以很好地阻隔空氣入侵。另外,軟木塞的細微孔隙,可以成為葡萄酒與外界接觸的窗口,讓它在漫長的儲存期里適當呼吸。
不過,對于同樣使用軟木塞封瓶的香檳或者其他類型的起泡酒,上面的公式并不一定適用——它們不喜歡躺著,卻愿意直立。香檳(或起泡酒)瓶內可達6個大氣壓以上,即使軟木塞沒有接觸到酒液也一樣可以保持潮濕。另外,二氧化碳比氧氣重,讓香檳站著的好處,在于可以讓二氧化碳留在瓶頸的位置,以防止氧氣進入。按照以上邏輯來看,對于逐漸流行起來螺旋蓋封瓶的葡萄酒,要躺要站應該都不是太大問題,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選擇就可以了。
而相較于站或躺,三心二意才是最糟糕的儲存方法。躺了很久的酒瓶,突然換成站姿,軟木塞會因失去水分而干縮得更快,不僅無法密封,最嚴重的甚至回完全脫落掉入瓶中。所以如果是要長期存放的葡萄酒,還是要“專一”才好。
關于老年份香檳的存放,檳客文化創始人孟蕾女士也曾提到,她去Krug酒莊發現一些非常老的年份珍藏是豎著放的,酒莊解釋說是因為不能換塞的老年份香檳酒更適合這樣的方式,以避免木塞跟酒接觸時間過長造成感染。而且老年份的橡木蘑菇塞會變得非常細,也防止漏液。其實技術的發展讓香檳的密封性大大提高,而采用Mytik塞的香檳就更不用擔心木塞味的影響了。而且這個老年份的概念,也起碼30年以上。
震動:還是不要了
葡萄酒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喜靜的弱女子”,即使是小程度的外界震動,她都可能會敏感不適。
通常,震動會加速酒中的酚類物質的氧化與蒸發,并且讓瓶中的沉淀物處于不穩定的狀態,打破酒的優美口感;頻繁的劇烈震動更會驟增瓶內溫度,種下頂塞的隱患,另外,不穩定的外界環境(比如不同類型的運輸方式)還會增大酒瓶的破碎機率。
所以,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將藏酒場所安置在發動機、揚聲器,以及其它類似的一切“動感”區域,比如洗衣機、冰箱,又或者顛簸高溫的汽車后備箱都是該避而遠之的地方…… 不然你是方便了,但你的酒說不定就要可憐地“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