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濾法(Ultrafiltration)、納米過濾法(Nanofiltration)和電解隔膜法(Electromembranes)是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nes and Wine,簡稱 OIV)過去幾年公布的葡萄酒釀造問題部分解決方法。 OIV 是設立在巴黎的一個超國家組織,它不僅致力于規范技術安全,也致力于傳播葡萄酒相關的任何方面。
當然,新技術是規范中重要的一環。事實上,歐洲葡萄酒若在過去的十年沒有OIV技術上的支持,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如此重要。
那么,所有歐洲葡萄酒都在使用先進技術嗎?
雖然答案并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直接或間接地從中獲利了。
關鍵詞就是“知識”,因為知道何時或如何使用或不使用某項技術,比操作一臺機器更重要。
糾結的新技術
要想知道在西班牙和法國有多少“新技術釀造的葡萄酒”(technological wine)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在傳統的葡萄酒國家,實際的釀造方法與預期間還存在隔閡。
我想,這在其他領域里也是一樣的。
在官方的種植釀造說明中,并不會展示他們使用的所有技術與方法,因為擔心會被剽竊、會在消費者中留下負面形象、會流失市場份額等等。
為了控制這種隔閡,宣傳工作通常是由市場部門負責策劃和管理的。
那么,為什么在葡萄酒領域會是如此呢?
很簡單,葡萄酒是一個遵從傳統飲用方式、利用傳統釀造方法生產的非常“自然”的產品,并且一貫被視為是一種非人工干預的(non-intervened)、對人體無害的(non-aggressed)產品,當然它還被視為一種獨立的社交產品。
簡單地打個比方,你會看到歐洲游客參觀法國、意大利或西班牙酒窖時,他們會對眼前的不銹鋼桶感到驚訝,不銹鋼越多,他們越震驚,這可不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桶之間那些花哨的過濾器。所以酒莊通常不展示這些技術工具,以避免引起消費者困惑。
對于這個問題還有另一種說法。
我們可以說:當傳統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的口感或配比時,酒莊會使用新技術進行干預。
這經常在中等酒莊或新的葡萄酒產區發生。因為葡萄藤生長的高度范圍很廣,可以在較大范圍的土壤中種植,所以最終決定葡萄是否適合釀造的是小氣候因素,而這常常是可調節的。
然而,釀造一款偉大的葡萄酒是非常困難的,只有排除那些在非正常條件下長出的葡萄藤才能產出頂級的葡萄,從而釀造出頂級的葡萄酒。所以,新技術常常被用來彌補不完美的條件。
在西班牙,我工作生活的國家,所謂的“新技術釀造的葡萄酒”占全部葡萄酒產量的80%之多。大量的酒莊酒、散酒、低價瓶裝酒等等,沒有適宜的方法和科學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倒并不意味著這樣的葡萄酒比“非新技術釀造的葡萄酒”更壞或更好,因為“更好”不過是每個消費者的主觀定義。
但不容置疑的是,非人工干預釀造的葡萄酒的的確確會因其本質更受到人們的尊重,它們更高檔,更受重視,也更昂貴。
換句話說,也許這種酒不需要最廣泛的群眾,或者還可以說,那或許往往是一種營銷策略。
新技術在中國
在中國的情況呢?
中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葡萄種植國。
首先,中國是一個年輕的葡萄酒生產國,這意味著葡萄產區是近年來才以釀酒為目的運營的,或者說這些產區還處于觀望階段。
只有在這個邏輯下,科技才有使用的可能。
即使最重要的外資企業投資了中國的酒莊,也只是對他們選定的產區進行嘗試,盡管有研究報告的指導,但他們還無法確認這是個極好的投資,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在過去的三年,我走訪了一些中國酒莊,發現在酒的品質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這種品質的提升在那些擁有巨大潛力生產偉大的葡萄酒的酒莊,表現得更加明顯,他們會引進并掌握新的葡萄酒釀造技術。
品嘗還在桶中陳釀的酒時,感覺表現最好的很可能經過了微氧化技術、非冷卻法穩定結構和濃度等等。
最好的土壤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最好的品質也是如此,即便使用了目前的這些技術。
中國的優秀酒莊已經充分顯示了這方面的能力,其中一些酒莊已經實現了這個過程。
當然,中國酒莊的產量讓這種投資成為可能,但是對于那些準備進行這個過程的酒莊,首先應掌握如何操作。
比如,那些最有潛力的產區如新疆等,假若他們不能控制如酒精等化合物,且先不要評論是好或壞,酒精度15%以上的葡萄酒(除非這種葡萄酒是日常必須品,一般是高緯度地區)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由于一般酒精度在13.5%~15%的葡萄酒有時就會給人一種灼燒感,所以降酒精度是現在常用的一項技術。
中國的酒莊有機會探尋到在最好的環節使用非人工干預的技術。盡管由于極端的氣候讓這個技術很難實現,但我確信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在那以前,釀酒應充分利用經過多次驗證的、安全的、廣為熟知的新技術,而這最重要的一點是“知道如何做”。
隨著中國各大高校開設葡萄酒課程,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出國學習葡萄酒,這一天終將會到來。
一位阿德萊德大學的教授告訴我,2014學年他們學校的中國學生占所有學生的40%。這樣的數據讓我確信,中國葡萄酒的質量會在本世紀中葉得到巨大地提升。
現在的問題是,全球葡萄酒產業的增長是否可以等到本世紀中葉,因為市場表現也影響著一個產業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