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夕陽西下、落日黃沙,一邊是醇香滿溢、余韻留甘……不久的將來,葡萄酒愛好者們就可在新疆充滿異域風情的個性酒莊中觀賞美景品味優質紅酒,或體驗過刺激的滑沙運動后來一杯干紅,暢享獨屬于新疆的葡萄酒文化體驗之旅。
“在盛產葡萄酒的法國,葡萄酒旅游已經非常成熟,帶動了許多特色葡萄酒莊的發展和繁榮。”10月26日,來自意大利的國際葡萄酒顧問丹妮絲·考森蒂諾告訴記者。
所謂葡萄酒旅游,是指旅游者參觀訪問釀酒廠和產酒地區并由此得到極其廣泛的感受和體驗,其中包括品酒、賞酒、美食及游覽參觀酒廠周圍風景等活動。葡萄酒旅游正是基于國際上成功的葡萄酒營銷經驗、尋求更廣闊和更實際的宣傳方式和銷售渠道上提出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同是葡萄,收獲后直接賣掉每斤售價不過幾元,加工成葡萄酒出售,利潤會翻好幾倍。如將其打造成葡萄采摘、體驗葡萄酒工藝流程觀賞、親手進行葡萄酒制作,并形成品牌,其價值將不可估量。”丹妮絲說。
中國是葡萄酒的新興市場,歷史和經驗的差距與資深的法國、意大利相比有一定劣勢,但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發展過程中,不要去復制別人的路。”丹妮絲一再對記者重復,比如法國有波爾多紅酒,新疆沒必要復制,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獨有的品牌。
在丹妮絲看來,新疆的葡萄酒旅游不能僅關注葡萄酒本身,而應因地制宜與疆內各處久負盛名的名勝古跡聯系起來,打造一個具有新疆特色的系列葡萄酒交流、葡萄酒主題休閑旅游和藝術經營等產業集群。
“新疆的葡萄酒知識需要廣泛普及,中國人的飲酒習慣造成對葡萄酒的接受程度不高。如果能把新疆富有民族風情的特色建筑和葡萄酒莊建筑糅合起來,一定能做出最具新疆特色的葡萄酒旅游文化。”丹妮絲建議。
滑沙運動、騎駱駝、沙漠賽車……在遠離大海的新疆,沙漠旅游與葡萄酒旅游的結合,一定會碰撞出絢麗的火花。丹妮絲說:“新疆具有發展葡萄酒旅游的天然基因,歷史風物、沙漠胡楊都是其他地方無法復制的。如對意大利人來說,沙漠是很新奇的事物,具有很大吸引力,酒商們可舉辦各種沙漠特色體驗項目,一定能收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繼續閱讀
研制紅酒面膜、興建主題體驗式酒莊……
新疆葡萄酒企業在行動
在葡萄酒業界,早有“世界葡萄酒消費增長焦點在中國”的說法,而對于中國來說,身為國內最大葡萄產區的新疆,無疑具有更廣闊的未來。
在2015新疆葡萄酒產業巴州高峰論壇上,中信國安、樓蘭、芳香莊園、天塞酒莊、鄉都酒業等新疆葡萄酒企業負責人認真聆聽專家意見,紛紛表示要在未來開創葡萄酒旅游與企業文化、產品營銷相結合的新模式。
營銷模式創新“葡萄可釀酒,但你知道葡萄還能做面膜嗎?”10月26日,新疆鄉都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鄒積赟介紹道,“優質葡萄的附加價值絕對不止釀酒,葡萄產業更是個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給葡萄賦予更多內涵和文化價值,是發展葡萄產業的第一步。“如果一種酒里沒有文化積淀,就缺失了生命力。”鄒積赟表示,目前鄉都除了各類葡萄酒外,還生產出花青素膠囊、葡萄籽油及富含紅酒多酚和葡萄籽精華的面膜等保健品和化妝品。
相比鄉都從開發葡萄附加價值入手,新疆天塞酒莊則從創立之初就一直堅持高標準、高要求的高端路線。
“我們不走傳統渠道,而是采取會員制的營銷模式,通過累積消費積分或選擇服務套餐,可以享受到葡萄酒優惠折扣、美酒美食品鑒推薦,葡萄酒文化名家講堂和酒文化普及推廣等服務。”新疆天塞酒莊市場銷售部總監陳豐穗說。
打造新疆特色葡萄酒旅游
不僅營銷了自己,在旅游過程中,酒莊和酒企也充當了葡萄酒教育、葡萄酒文化傳播與地域文化傳播的角色。
在鄉都、天塞、中菲等疆內大酒企的帶領下,一批風格迥異的酒莊隨之崛起。從葡萄種植、釀酒到葡萄酒文化觀光休閑,不僅延長了新疆葡萄酒產業鏈,也使葡萄酒莊旅游漸成規模,集群效應正在產生。
“我們正在計劃明年進行酒莊一日游或兩日游的路線規劃。”新疆芳香莊園酒業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劉遇巧說。近3年來,芳香莊園一直在不斷嘗試葡萄酒夏令營、葡萄酒品鑒會、葡萄酒工藝欣賞等項目,每次活動都能成功吸引數百人加入。
此外,“南疆之星—天鵝號”城際列車的開通,也為巴州的葡萄酒旅游產業帶來新生機。24日至25日,以“品紅酒、觀博湖、穿沙漠、攝胡楊”為主題的葡萄酒文化特色旅游活動,更是吸引了全疆近500名游客參加。
“以往疆內游只看景點,這次自然景觀與葡萄酒文化相結合,讓游客們從感官上與內心都得到了滿足。”中青旅新疆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國內旅游分公司總經理馬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