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雖然身在深圳的小編還在飽受暴雨和悶熱的困擾,不過祖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已是秋雨梧桐葉落時了。然而此時的南半球國家卻是柳絮飄白、春光明媚。正是由于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兩地的葡萄樹生長周期也明顯不同。那么兩個半球的葡萄樹在同一時間段內到底有怎樣的經歷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生長周期全對比
★1-2月★
北半球:葡萄園即將迎來一年的生長季。酒莊開始對園中的葡萄樹進行剪枝,以平衡即將到來的新芽和嫩枝的數量。如果枝葉太過茂盛,容易遮擋光照,妨礙葡萄成熟;新芽太多則會長出太多的果實,同樣會妨礙葡萄成熟。
南半球:園中的葡萄正值轉色期,樹上一串串青澀的葡萄逐漸變得飽滿多汁。轉色階段在紅葡萄品種上尤為明顯,會由青色變為紅色再轉變為紫色。白葡萄品種則會由翠綠變為柔和的青黃色。
★3-4月★
北半球:園中的葡萄樹開始從休眠中醒來,萌發新芽。此時種植者便需要開始犁土、除草了。同時為了保護早發芽的葡萄樹,部分葡萄園還會對葡萄樹灑水,保護嫩芽免受霜凍傷害。
南半球:此時園中的葡萄已經成熟,果農們迎來了收獲的季節。通常采收最早的要數釀造起泡酒的葡萄,然后是霞多麗(Chardonnay)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等白葡萄品種。黑皮諾(Pinot Noir)、梅洛(Merlot)和馬爾貝克(Malbec)等紅葡萄品種的采收要晚于白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西拉(Syrah)等品種的成熟則需要更長時間。
★5-6月★
北半球:風和日暖,在發芽約8周之后,葡萄樹開始開花,花期大概在10天左右。這一階段的葡萄樹十分敏感,理想溫度在20-25℃之間;ㄆ诮Y束后,葡萄樹便開始坐果,此時的葡萄還是嫩綠的小串。種植者開始綁定枝條,并進行枝葉修剪,以通風和調節光照。
南半球:葡萄采收期基本結束。秋霜過后,葡萄樹開始落葉,然后進入休眠期。此時,種植者便開始剪取插條,用于嫁接新株。如果天氣太過寒冷,還需要為葡萄樹埋土防寒。
★7-8月★
北半球:園里的葡萄終于開始轉色了,紅葡萄品種和白葡萄品種的外觀區別逐漸明顯。在此期間,葡萄果實中的糖分、單寧和芳香物質也隨之發展。
南半球:葡萄樹正處于休眠期,正如北半球1-2月份一般,果農們開始為葡萄樹進行剪枝。
★9-10月★
北半球:葡萄園迎來了一年中最喜悅的采收季,為防止提前氧化,果農們一般會在凌晨3點左右開始采收葡萄。
南半球:春季來臨,大地回暖,葡萄樹也從休眠中蘇醒,發出了新芽。
★11-12月★
北半球:除了少數貴腐和冰酒的釀酒葡萄之外,葡萄園的采收工作基本完成。隨著氣溫的降低,葡萄樹在落葉之后逐漸進入休眠,靜待新一年的春天來臨。
南半球:天氣越來越暖,葡萄樹開出來一簇簇小百花。大部分葡萄樹都為雌雄同株,在自花授粉后,便開始坐果。
總的來說,北半球的葡萄生長期總會比南半球的晚半年。這也是為何我們總說同一年份中,南半球的葡萄酒比北半球的“大半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