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少數民族又是我國酒文化得以完整傳承的所在地,少數民族的許多飲酒文化、風貌是我國傳統酒文化最原始的部分。
瑤族“三關酒”
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 廣西紅水河兩岸。廣西瑤族在迎接村寨的集體客人或十分重要的單個客人時,要設“三關酒”迎接,三關酒是表示十分尊敬的禮節。主家派人在屋外必經之路上設三道酒關,每經一關須飲兩杯,三關之后,方進屋宴飲。
瑤族在接待客人光臨前,就把一只灌滿酒的葫蘆掛在堂屋門背后,等待客人將近大門時,立刻斟酒一碗,迎上前去,一手搭在客人肩上,一手遞到客人面前,要求客人喝進門酒,客人應毫不遲疑喝干。若逢節日或喜慶日,客人喝完酒后,主人還要朝天鳴放鳥槍,向全寨人通報有貴客光臨。“進門酒”之后,還將在前往主人家中的路上設兩關,飲過之后主人全家便都要出來迎客進屋,客人若無酒量,可淺嘗輒止,表示謝意。樸實的民風,獨特的民族風情,讓你流連忘返,喝下的酒都是甜的。喝了不上頭的酒,瑤族是至今還仍然保留獨特風俗的少數民族之一,嘗一嘗瑤族的美酒,感受下瑤族的獨特風情無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傳說此習俗起源于巴馬瑤族的祖先“卡羅”,卡羅生下三個月后父母相繼過世,善良的漢人盤堯收養了他。卡羅成家后為報答養育之恩,率家人采藥釀酒宴請二老。在迎接養父母的當天,卡羅帶族人到寨外十五里處設酒關,每五里設一關,每至一關,卡羅就敬二老甘醇的美酒兩碗,以表隆重和真誠。此傳說不僅反映了漢瑤人民的團結友誼,而且寓意瑤家敬客之情真摯。
廣西酒文化
據史料記載,早在漢朝時期,廣西的釀酒業就已經興盛起來,首先在蒼梧地區形成釀造規模。蒼梧,郡名,在今梧州地域。漢朝的蒼梧出產上等美酒,名曰“蒼梧縹清酒”,又回“蒼梧清”。漢人劉熙《釋名·釋飲食》記載:“酒言宜成醪、蒼梧清之屬也。”宜成醪,指湖北宜城出產的酒。漢代的酒類產品以宜城和蒼梧所產最為知名,論其品位、質感均在各地酒品之上。蒼梧酒和宜城酒均為米酒,采用傳統發酵方法釀造。按漢代釀酒,有清、濁之分。濁酒或稱為“醪”,又稱白酒,是一種比較渾濁的米酒,制造特色是用曲量較少,醞造期較短,成酒后醪液濃稠、色澤深重,但酒精含量不高。清酒的用曲量較多,醞造期也較長,還須經過過濾、壓榨等工序進行特殊處理,因而釀成后,酒液比較清澈,酒度也較高。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古代釀制的米酒都按清、濁來分類。漢朝時,宜城酒是濁酒類的杰出代表,而蒼梧酒則達到了當時清酒類的最高水平。為此,蒼梧清酒在漢酒中出類拔蘋,聲名大噪,就連當時的皇家酒品都為之遜色;缸T《新論》就說:“玄酒不如蒼梧之醇”。玄酒,朝廷為國把大典而特釀的禮儀酒,具有極高的規格,在漢代人看來,皇家寶酒的品質滋味也要排在蒼梧酒之下。僅此一點即可得知,漢代的廣西酒業已經生產出居于全國領先水平的酒類產品,這種酒就是蒼梧清酒。
魏晉時期,蒼梧酒業繼續保持著強勁走勢,其酒類產品行銷于很多地區,讓天下酒人為之傳觴,史家美譽則接踵而來!队v代賦匯》卷一OO引曹植《酒賦》這樣描述當時酒事風貌:“其味有宜城醪醴、蒼梧縹清;蚯锊囟l,或春醞夏成;或云沸川涌,或素蟻浮萍。爾乃王孫公子,游俠翱翔,將承歡以接意,會陵云之采堂。”可見蒼梧酒已步入上流社會的生活圈內,成為官場及士人交往場合的飲用佳品!稓v代賦匯補逸》卷一三引傅玄《酒賦》云:“課長興與中山,比蒼梧與宜城。”這里,傅去提到晉代流行的四種名醞,蒼梧酒就位列其一。晉朝時,蒼梧酒的品種逐漸增多,除清酒之外,又出現了九醞酒和竹葉酒!稖Y鑒類函》卷三九三引張華《輕薄篇》中有“蒼梧竹葉清”的記載。當時的竹葉酒為一種淡綠色的清酒,以色澤得名。又《歷代賦匯》逸句卷一引傅玄《七謨》云:“乃有蒼梧之九醞”。“九醞”是一種釀酒法,通過多次投料、長時間醞釀來獲得高酒度的醇酒,用這種方法生產的酒常以“九醞”為名,借以突出其獨到的工藝特色。晉朝時蒼梧出產了九醞酒,說明當地的釀酒技術又有新的發展。九醞酒的出現把蒼梧釀酒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到南朝時期,蒼梧地區的釀酒還維持著一定程度的知名規模,所釀酒品憑借前代遺芳,依舊博得外界好評!豆艃肪硪欢徽衙魈印镀咂酢肪驼f:“古圣所珍,其酒則蒼梧九醞,中山千日。”陳朝詩人張正見在《置酒高臺上卜詩中還吟唱著“浮蟻擅蒼梧”的語句。于此可見,蒼梧酒作為古代廣西酒業的象征產品,已維系了千年之久。
由于史料缺載,隋唐時期的廣西酒業顯得十分寂靜。前代知名的蒼梧酒也已消沉。然而到了宋朝,廣西釀酒又恢復了昔日的繁榮景象,并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宋朝是我國釀酒業的發達時期,然而朝廷為了保障酒稅的巨額財政收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榷酒壟斷,限制民間釀酒業的自由發展,而唯獨對嶺南地區實行優惠政策,廣西也正好劃在這一優惠區內。為此,宋朝的廣西釀酒業未受束縛,官營的酒業與民營的酒業齊頭并進,生產日趨高漲,以至官酒公廚與民間酒坊中都有優質產品推向市面。有宋一代,桂林瑞露酒、橫賓古辣泉酒、昭州曼陽羅酒,以及通行粵西的老酒和蛇酒都見載于史冊,受到各界人士的贊賞。諸多名酒把宋代的廣西酒業點綴得五彩斑斕,令人百般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