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法國中部地區的勃艮第(Burgundy)是公認的全世界最好的霞多麗(Chardonnay)和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產區。雖然面積不大,產量也僅占全法國的3%,但其在葡萄酒界的影響力卻毋庸置疑,無數葡萄酒愛好者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其風采。84個法定產區(Appellations d’Origine Controlee,簡稱AOC)、逾3,000個獨立生產商以及數不盡的單一葡萄園,讓這個小而精的產區成為“地球上最復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地”。但其實,對于大部分酒迷們來說,了解勃艮第,只要知道下面這些知識點就夠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風土:既復雜也簡單
作為“風土(Terroir)”這一概念的發源地,勃艮第對土地的重視無需多言。這里紛繁復雜的克里瑪(Climat)和略地(lieux-dits)是對風土的終極表達,塑造了該產區葡萄酒無與倫比的個性和口感。要弄清楚克里瑪和略地,自然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好在對于普通的葡萄酒愛好者來說,只需要知道這里最重要的一種土質就好。約2億年前,勃艮第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滄海桑田,經過多次變遷,終于在約3千萬年形成了如今的勃艮第產區。這段歷史給產區帶來了富含海洋生物化石的石灰質土壤,賦予了勃艮第葡萄酒標志性的礦物風味。
分級:以地為王
對風土的重視使勃艮第“以地為本”,制定了有別于波爾多(Bordeaux)的分級制度。在勃艮第,土地被分為4個等級,即大區級(Regionale)、村莊級(Village)、一級園(Premier Cru)和特級園(Grand Cru)。
大區級是勃艮第分級制度中最基礎的等級,這里共有7個大區級AOC,其產量約占勃艮第年總產量的52%。勃艮第大區級葡萄酒是探索勃艮第的入門之選,其酒新鮮、輕盈且頗具活力,適合日常小酌,或作為開胃酒飲用。
村莊級是勃艮第分級中的第二級,這一級別的釀酒葡萄采自單個被劃定的釀酒村,其葡萄酒酒標上會標注村莊名,如夏布利(Chablis)、波瑪(Pommard)和夜圣喬治(Nuits-Saint-Georges)等,如果葡萄采自某個未列入更高分級的單一葡萄園,則園名也可能出現在酒標上。整個勃艮第共有44個村莊級AOC,其葡萄酒產量約占勃艮第年總產量的37%。從這一級別開始,我們已經能夠初窺勃艮第風土的多樣性。
一級園地塊也被稱為克里瑪,是產酒村中被單獨劃定的地塊。勃艮第的酒農們可以選擇僅使用某一個一級園的葡萄來釀酒,這種情況下,酒標上通常會標注村名和葡萄園名,如蘇格(沃恩-羅曼尼一級園)(Les Suchots, Vosne-Romanee Premier Cru)。當然,酒農也可以選擇將多個一級園的葡萄混在一起釀酒,這種情況下,酒標上就只會出現村莊名和“Premier Cru”或“1er Cru”字樣。勃艮第有600多個一級園,其產量僅占勃艮第年總產量的10%。
處于勃艮第分級制度最頂端的便是特級園,這里共有33個特級園,分別位于夏布利、夜丘(Cote de Nuits)和伯恩丘(Cote de Beaune),這些特級園出產的葡萄酒是黑皮諾和霞多麗葡萄酒中的典范,其復雜、獨一無二,且適宜陳年。到了這一級別,酒標上已經不會出現村莊名了,僅有園名和“Grand Cru”字樣會印在酒標上,葡萄酒產量僅占勃艮第年總產量的1%左右。
品種:二紅二白
勃艮第風土復雜,但品種卻很簡單,最主要的兩個品種便是黑皮諾和霞多麗,二者的種植面積超過了整個勃艮第種植總面積的80%,此外還有少量的佳美(Gamay)和阿里高特(Aligote)。上述4個便是勃艮第最常見的葡萄品種,除此之外,在當地某些葡萄園中還能發現如凱撒(Cesar)、勃艮第香瓜(Melon de Bourgogne)等古老的本地品種。
霞多麗葡萄占勃艮第種植總面積的48%,由于緯度跨度大,可塑性強的霞多麗在勃艮第展現出了十分多變的風格,從清瘦高酸的夏布利霞多麗到復雜迷人的金丘霞多麗,再到飽滿成熟的馬貢(Maconnais)霞多麗,全面詮釋了霞多麗的變化多端。以“挑剔”出名的黑皮諾在勃艮第的種植同樣十分廣泛,占總面積的34%。經典的勃艮第黑皮諾年輕時含有精致的紅色水果香氣,陳年后會演化出泥土、野味和蘑菇的氣息。佳美作為博若萊(Beaujolais)最主要品種,在勃艮第不太受重視,通常用于馬貢地區釀制單一品種葡萄酒,或者用來與其他葡萄混合釀制勃艮第起泡酒(Cremant de Bourgogne)。阿里高特在勃艮第的境遇和佳美相差無幾,種植在不適合黑皮諾或霞多麗的土地上,僅用于釀制大區級葡萄酒或起泡酒。
產區:各有所長
由北向南延伸的勃艮第產區種植面積共28,841公頃,分為84個AOC,其中最為人熟知的5大產區是夏布利、夜丘、伯恩丘、夏隆內丘(Cote Chalonnaise)和馬貢,這幾大產區各有其獨到之處。
1、夏布利
夏布利地處勃艮第最北端,涵蓋約20個產酒村和1個特級園,只出產靜止白葡萄酒。這里是霞多麗的天下,葡萄園沿瑟蘭河谷(Serein Valley)分布,葡萄樹扎根在著名的啟莫里階巖(Kemmeridgian)之中,產出果味純凈集中、酸度爽脆,且帶有絲絲礦物風味的霞多麗葡萄酒。
2、夜丘
夜丘位于第戎(Dijon)和科高龍村(Corgoloin)之間,是舉世公認的黑皮諾的天堂,許多如雷貫耳的傳世佳釀便誕生于此。夜丘囊括了24個特級園,除了慕西尼園(Musigny)既產紅葡萄酒也產白葡萄之外,其他23個特級園均只產紅葡萄酒。夜丘的特級園和一級園坐落在10個產酒村內,其中熱夫雷-香貝丹(Gevrey-Chambertin)、伏舊(Vougeot)、沃恩-羅曼尼(Vosne-Romanee)和夜圣喬治(Nuits-Saint-Georges)等村最為出名。
3、伯恩丘
夜丘往南便是目前勃艮第葡萄酒的貿易中心伯恩丘,以出產頂級霞多麗聞名于世。不過圍繞在伯恩(Beaune)周圍的產酒村,如沃爾奈(Volnay)和波瑪,卻以種植黑皮諾為主。伯恩丘涵蓋了8個特級園,除了科爾登園(Corton)可以生產紅葡萄酒之外,其余7個特級園均只產白葡萄酒。在所有擁有特級園或一級園地塊的20個村子中,以阿羅克斯-科爾登(Aloxe-Corton)、伯恩、波瑪、沃爾奈、默爾索(Meursault)、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和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最為出名。其中,默爾索、普里尼-蒙哈榭和夏山-蒙哈榭被認為是最好的白葡萄酒產地。
4、夏隆內丘
位于沙尼鎮(Chagny)和圣瓦林漢鎮(Saint-Vallerin)之間的夏隆內丘被認為是勃艮第起泡酒的發源地。這里被認為是伯恩丘的延伸區域,只有一級園,沒有特級園。霞多麗和黑皮諾依然是這里的主要品種,不過北部的布哲宏村(Bouzeron)卻是阿里高特唯一的村莊級法定產區。呂利村(Rully)盛產勃艮第起泡酒,梅爾居雷(Mercurey)的紅葡萄酒在夏隆內丘享有最高聲譽。除了上面三個村子之外,日夫里(Givry)和蒙塔尼(Montagny)中也有一級園。
5、馬貢
位于勃艮第南部的馬貢子產區南北蔓延35公里,東西橫跨10公里,在5個知名子產區中面積最大,盛產酒體偏飽滿、果香成熟和帶有奶油風味的霞多麗白葡萄酒,尤以南部普伊-富賽(Pouilly-Fuisse)和圣維朗(Saint-Veran)名聲最盛。作為當地最知名的品種,霞多麗在此分布十分廣泛,占產區種植總面積的80%,而紅葡萄品種中,佳美代替了黑皮諾,在當地較為盛行。
名村:勃艮第的精華
風土的細微變化是勃艮第的標志性特征,也是它的迷人之處。下面這些名村便是憑借獨一無二的風土脫穎而出,堪稱勃艮第的精華所在。
1、熱夫雷-香貝丹
熱夫雷-香貝丹村不僅擁有9個特級園,還有26個一級園,堪稱勃艮第風土之最。這里出產的黑皮諾葡萄酒以雄壯強勁著稱,被譽為“王者之酒”,位列世界最貴葡萄酒之列。熱夫雷-香貝丹的葡萄酒年輕時呈明亮的寶石紅色,含有豐沛的草莓、紫羅蘭、木犀草和玫瑰香氣,隨著陳年發展,其色逐漸轉為深邃的洋紅色,并發展出甘草、皮革、野味和灌木氣息。其結構堅實,單寧柔滑,質地精細,口感強勁豐富而飽滿,具有一款優質勃艮第紅葡萄酒所需的一切特質,非常適合陳年。
2、伏舊
伏舊村內有4個一級園和1個特級園——伏舊園(Clos Vougeot),這座與村莊同名的特級園不僅是夜丘最大的特級園,也是“唯一享受軍隊敬禮的葡萄園”。伏舊村不僅產紅葡萄酒,也產白葡萄酒。其紅葡萄酒含有紫羅蘭和櫻桃等漿果的香氣,陳年后發展出灌木、松露和動物味,結構方正,單寧細膩。伏舊村白葡萄酒則散發著金合歡以及含蓄的芒果和礦物香氣,陳年后逐漸轉為姜餅、柑橘和無花果的氣息,口感為典型的夜丘白葡萄酒。
3、沃恩-羅曼尼
沃恩-羅曼尼稱得上是夜丘最閃耀的明星,不僅因為這里坐落著“酒王”羅曼尼·康帝酒莊(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也因為這里囊括了夜丘的8個特級園和14個一級園。其紅葡萄酒顏色偏深,除了黑皮諾常見的草莓和覆盆子果香外,還常帶有香料氣息,陳年后,精致的香氣演化為櫻桃白蘭地、果脯、皮革和動物類氣息。該村的紅葡萄酒年輕時可能稍顯緊澀,需要瓶陳來發展其結構和質地。
4、夜圣喬治
夜圣喬治雖然沒有特級園,卻擁有41個一級園,其中不少優質園區的葡萄酒也是經典之作。夜圣喬治的紅葡萄酒年輕時常含有櫻桃、草莓和黑加侖果香,陳年后可發展出皮革、松露和皮毛等動物味,其口感強勁、鮮活、耐嚼,酒體飽滿,結構精良。這里的白葡萄酒不多,但品質不差,常帶有迷人的水果蛋糕、蜂蜜和白花香氣。
5、默爾索
地處,敽推绽锬-蒙哈榭之間的默爾索村是公認的優質勃艮第白葡萄酒產地之一,擁有19個一級園。不同的園區產出的白葡萄酒自然有細微的差異,不過總的來說,默爾索白葡萄酒香氣馥郁,烤杏仁、榛子、鮮花和燧石香氣總出現在年輕的默爾索白葡萄酒中,黃油、蜂蜜和柑橘類水果的香氣也不少見。其口感肥美、豐富,新鮮度和平衡感俱佳,同時也有不錯的陳年潛力。
6、普里尼-蒙哈榭
普里尼-蒙哈榭是頂級勃艮第白葡萄酒的搖籃,與鄰近的夏山-蒙哈榭共享蒙哈榭特級園(Montrachet Grand Cru)。除了這座世界公認最優質的霞多麗園區之外,該村還有3座特級園和17座一級園。普里尼-蒙哈榭的白葡萄酒呈明亮的金黃色,含有山楂花、成熟葡萄、杏仁軟糖、榛子、香茅和青蘋果的迷人香氣,黃油、蜂蜜和燧石等氣息也十分常見。其香氣和諧,酒體適中,集中度佳,特征十分鮮明。
7、夏山-蒙哈榭
與普里尼-蒙哈榭分享蒙哈榭特級園的夏山-蒙哈榭雖然特級園數量(3個)不及鄰居,但一級園數量卻在整個勃艮第名列第一(55個)。夏山-蒙哈榭的白葡萄酒呈金黃色,帶有金合歡、金銀花、馬鞭草和榛子的香氣,有時還會出現吐司和新鮮黃油的氣息,其燧石類礦物風味突出,口感圓融、豐沛,新鮮又不失芳醇,平衡感佳。
8、普伊-富賽
普伊-富賽的霞多麗白葡萄酒是整個馬貢產區的標桿之作。由于地處勃艮第南端,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這里出產了勃艮第最飽滿的白葡萄酒。普伊-富賽的霞多麗呈現深金色澤,有著豐富的水果(白桃、西柚、菠蘿)、堅果(榛子、杏仁)、礦物和烘烤香氣,其口感辨識度較高,質地豐沛,風味濃郁。雖然和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的普伊-富美(Pouilly-Fume)名字相似,不過二者葡萄酒的風格特征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