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喝葡萄酒,很多人都會選擇法國紅酒,特別是波爾多。很多時更會偏向較昂貴的酒,他們相信價格越高,質量會越好,所以應該更加滋味。但當問他們是否喜歡酒的味道時,大多數都不是太驚喜。
我相信這是為什么葡萄酒在中國不如西方國家那么普及的原因之一。這是因為我們喝了錯的酒,或者應該是說,我們喝酒的次序錯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葡萄酒,如咖啡一樣,是后天培養的愛好。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不喜歡咖啡的苦澀味,我們的第一杯咖啡是有大量牛奶和朱古力粉的卡布奇諾( capuccino),然后慢慢地減少糖和牛奶份量,直到我們喝濃縮咖啡 (espresso)。我們小時不喜歡的咖啡苦澀味,演變成我們現在每天渴望的咖啡苦甘味。
好質素的波爾多紅酒就等于卡布奇諾,需要經驗來欣賞其細致氣息和單寧結構,否則只會覺得苦澀。要真正享受和欣賞葡萄酒,我們應該從“卡布奇諾”開始 ——果味香濃、單寧柔滑,容易入口的的葡萄酒。大多數新世界酒有豐富果香,如新西蘭長相思( Sauvignon Blanc)、澳洲西拉( Shriaz )、阿根廷馬爾貝克( Malbec)等等。而且,新世界葡萄酒通常有更明顯的品種特征,令我們更容易分辨不同的葡萄品種:雷司令 (Riesling)是柑橘和桃、霞多麗 (Chardonnay)是蘋果和杏、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黑加侖子及硬朗口感、黑比諾(Pinot Noir)是紅櫻桃和柔順口感滑……諸如此類。這些葡萄酒絕不是質量較差,它們只是不同的風格。喝濃縮咖啡的朋友一樣會喜愛一杯熱朱古力。
喝葡萄酒也像吃東西一樣。孩子們只吃他們熟悉的食物,拒絕成年人喜愛的美味佳肴。當他們年紀大的時候,才會探索其他不同口味和食物。
因此,致所有初喝葡萄酒和對葡萄酒好奇的朋友,千萬不要以為一定要喜歡甚至喝波爾多酒。先品嘗容易入口,令你感到舒適的酒,就像與朋友在咖啡店聊天飲冰沙或拿鐵咖啡。以開放態度,嘗試不同國家不同品種的葡萄酒,按照自己的步伐探索葡萄酒世界。有一天,你會真正欣賞波爾多和其他同樣微妙復雜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