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波爾多(Bordeaux)多爾多涅河(Dordogne)右岸的圣埃美隆(Saint-Emilion)被人們稱為“千座葡萄酒城堡的山丘”,數百年來,這里出產的許多卓越佳釀都是皇室貴族的御用之酒。
與左岸的梅多克(Medoc)1855列級莊(Grand Cru Classes en 1855)制度不同,圣埃美隆的列級制度分為三個級別:一級A等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一級B等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和列級莊(Grand Cru Classe)。目前,一級A等酒莊共有四個:歐頌酒莊(Chateau Ausone)、白馬酒莊(Chateau Cheval Blanc)、金鐘酒莊(Chateau Angelus)和柏菲酒莊(Chateau Pavie)。本文便為大家一一介紹這四座酒莊。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歐頌酒莊▲▲▲
作為波爾多歷史最悠久的產區之一,圣埃美隆擁有許多古羅馬遺跡,其中有一些就分布于歐頌酒莊里。這座古老的莊園據說曾是古羅馬時期的詩人兼釀酒師——奧索尼烏斯(Ausonius)的故居,酒莊的名字“Ausone”也由拉丁語“Ausonius”轉化而來,所以歐頌的葡萄酒也被人們稱為“詩人之酒”。
自13世紀以來,歐頌酒莊前后經歷了雷谷斯(Lescours)和雅克·萊斯特(Jacques de Lescure)等家族的經營管理,如今的莊主是伍迪埃家族(Vauthier Family)的阿蘭·伍迪埃(Alain Vauthier)。
葡萄酒的精致很大程度上源自葡萄園。歐頌的葡萄園主要種植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梅洛(Merlot),采用有機和生物動力法管理。園內的葡萄藤平均樹齡為50年,當然還有超過100年的品麗珠老藤,而最早的葡萄藤種于1906年。此外,葡萄園的土壤以石灰質黏土和石灰巖為主,這也正是歐頌葡萄酒蘊含礦物質風味的主要原因。
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曾說過:“如果耐心不是你的美德, 那么買一瓶歐頌也就沒有意義了”。與其他頂級葡萄酒相比,歐頌酒莊紅葡萄酒尤為突出的莫過于需要等待十多年方能進入適飲期的特點,以及它獨特的礦物質風味。總體而言,歐頌酒莊正牌紅葡萄酒的深色水果風味非常純凈,酒體飽滿卻不厚重,并往往伴隨著甘草、花朵和碎石的氣息,陳年潛力極強。
歐頌酒莊的葡萄酒品質一直都十分穩定,其最佳年份囊括了2017、2016、2015、2014、2012、2010、2009、2008、2006、2005和2004年等等。
白馬酒莊▲▲▲
資料顯示,白馬酒莊葡萄園所在之地從15世紀就已開始種植釀酒葡萄。但實際上,今天的白馬酒莊起源于1832年,正式形成于1871年。1955年,白馬酒莊獲得了圣埃美隆一級A等酒莊的榮譽稱號。目前,白馬酒莊由LVMH集團CEO伯納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和阿爾伯特·弗雷男爵(Baron Albert Frere)共同擁有。
酒莊名字“Cheval Blanc”的來源據說與喜歡騎白馬的國王亨利(King Henry)有關,流傳較為廣泛的版本有兩個。一個版本認為國王常騎馬馳騁郊外,途中會在酒莊所在的地方停留休息,酒莊故而得名“白馬”;而另一個版本則認為白馬酒莊原是國王亨利飼養白馬的地方。
白馬酒莊的葡萄酒口感復雜,這跟酒莊的風土有很大關系。酒莊的葡萄園有39公頃,分為45個地塊,主要種植梅洛和品麗珠,當然也有少量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白馬酒莊的葡萄園主要有三種類型的土壤:質地細膩的黏土、粗糙的小塊礫石以及蘊含許多大塊礫石的沙土,結合了圣埃美隆和鄰居波美侯(Pomerol)風土的精華。以黏土為主的地塊出產的葡萄酒擁有天鵝絨般絲滑的單寧,而以礫石為主的地塊出產的葡萄酒則芳香馥郁,風格優雅。二者的結合共同造就了白馬酒莊葡萄酒既強勁有力又不失優雅的風格,并賦予酒款極具表現力的香氣和突出的復雜性。
與歐頌酒莊不同,白馬酒莊的葡萄酒無論是年輕時期還是陳年期都十分迷人,年輕時甜美馥郁,而陳年之后則成熟復雜。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白馬酒莊紅葡萄酒的傳奇年份——1947年,羅伯特·帕克曾分別在1992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品鑒1947年份的白馬酒莊紅葡萄酒,都給出了滿分評價,并稱它為“所有百萬富翁收藏家酒窖中的皇冠”。
金鐘酒莊▲▲▲
金鐘酒莊的葡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至1782年。彼時,葡萄酒世家寶德·拉佛雷斯特(Bouard de Laforest)家族遷居至圣埃美隆,購下一塊小小的葡萄園。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擴張,這塊葡萄園最終發展成為圣埃美隆的瑰寶——金鐘酒莊。金鐘酒莊的現任莊主是于貝·寶德(Hubert de Bouard)的女兒斯蒂芬妮·寶德-里沃爾(Stephanie de Bouard-Rivoal)。金鐘的輝煌之路并不像歐頌和白馬那樣早,1996年,金鐘酒莊才從圣埃美隆的列級莊升級至一級酒莊(Premier Grand Cru),2012年由一級B等酒莊升級為一級A等酒莊。
金鐘酒莊的本名“Angelus”與三鐘經禱告有關。金鐘酒莊的地形就如同一個階梯式的“圓形劇場”,葡萄園就坐落在“劇場”中央,而高處則是三座教堂。每日早晨、中午和傍晚,當教堂禱告的鐘聲響起,在田地里勞作的人們便開始禱告、冥思。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將這禱告的場景描入畫中,并為其命名為《晚禱》(L'Angelus)。
金鐘酒莊葡萄園面積達39公頃,坐落在圣埃美隆南坡,以沙土和石灰質黏土為主。獨特的坡地地形讓葡萄園在夏季可以凝聚熱量,幫助葡萄順利成熟,雨季則可以自然排水。由這樣的風土培育出來的金鐘酒莊紅葡萄酒一般較為成熟、大氣,口感濃稠而順滑,整體而言十分優雅、純凈。
柏菲酒莊▲▲▲
“左岸有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右岸有柏菲”,這句話如同民謠一樣在葡萄酒界廣泛流傳。
公元4世紀,人們在圣埃美隆的一隅坡地上種下了一批葡萄藤。1919年前后,阿爾伯·博特(Albert Porte)在這片土地上創建了柏菲酒莊。百年間,柏菲幾易其主,最終為佩斯家族(Perse Family)于1998年購下,并經營至今。此后的柏菲酒莊不斷地創造出自己的輝煌:2012年升級至一級A等酒莊,2014年,由著名建筑設計師阿爾伯特·平多(Alberto Pinto)設計的新酒窖圓滿落成。
柏菲的葡萄園由三段地塊構成:以白色含鋰石灰巖為主的高地、以石灰質黏土為主的中段坡地和以蘊含黏土和石灰巖的河沙土為主的山腳地段。梅洛在石灰巖高地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而品麗珠則在理想之所黏土坡地上健康生長。除卻風土的卓越,柏菲葡萄酒優秀的秘密還在于酒莊的“綠色采收”技術,釀酒團隊每年會在葡萄生長期去除部分果實,降低產量,以保持葡萄的風味濃郁度和集中度。
柏菲葡萄酒的風格與傳統的圣埃美隆風格不大一樣,其骨子里雖然帶著法國的平衡與優雅,但又具備了新世界葡萄酒的力量與個性,非常值得細細品味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