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剛剛接觸葡萄酒的人士,想快點入門多些了解具有輝煌歷史的法國葡萄酒的話,那可要好好看嘍,你會從中學到不少知識從而幫助你快速入門。
Q:法國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好的嗎?
A:誠然,法國出產許多世界上頂級的葡萄酒,但法國葡萄酒不一定比其他國家的葡萄酒更好。要看你用哪一瓶法國葡萄酒,與其他某個國家的哪一瓶相應的葡萄酒作比較。西班牙,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智利乃至非洲都出產許多好酒,其中不少在質量上完全可以媲美處于法國葡萄酒分級制度中最上層的“列級酒莊”。一看到法國葡萄酒就認為一定比其他國家產的好,實在是沖昏了頭腦。
Q:波爾多的葡萄酒是法國最好的嗎?
A:這個誤區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商業原因,波爾多葡萄酒協會起了很大作用。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法國,勃艮第地區和波爾多地區是不相上下的兩個優質葡萄酒產區,而最最上層的葡萄酒其實是出自勃艮第的。勃艮第地區出產的葡萄酒70%都在法國內部“消化了”,法國人難道不明白自己出的酒哪里的好么?羅納河谷的一些酒莊,比如在教皇新堡地區產出的一些酒的質量也完全可以與波爾多的一二級酒莊媲美。
Q:法國葡萄酒年份越早酒越好嗎?
A:葡萄酒有兩個重要年份:一是制造該葡萄酒的葡萄收獲的年份,二是該葡萄酒制作成熟后裝瓶的年份。正規的葡萄酒制作者標在酒標上的那個大字年份指的是葡萄收獲年份。葡萄酒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葡萄收獲年份的葡萄的質量。絕不是這葡萄收獲得越早越好。比如2009年是波爾多地區一個偉大的年份,而2007年則較為普通。
Q:拉菲是法國最好的葡萄酒嗎?
A:拉菲只是1855年評級制度中被列為一級酒莊的5家酒莊之一。1855年的拉菲(當然現在已經不可能買到了)在當時被認為波爾多境內下屬梅多克地區出產的最好的葡萄酒。之后該評級機構又聲明說,同一級別內的葡萄酒排名不分先后,則從根本上否定了拉菲是梅多克最好葡萄酒的說法,更談不上整個波爾多地區,甚至整個法國了。
Q:拉菲可以很便宜買到的嗎?
A:很多人聲稱自己幾百塊可以買到拉菲。除去假酒因素,這種說法既正確,也錯誤。羅斯柴爾德家族作為拉菲的東家,很會經商。真正意義上的拉菲,指的是拉菲酒莊的正牌和副牌酒,也就是被稱為大小拉菲的兩款。只有他們配得上稱拉菲,他們合起來的年產量是三萬箱左右。全亞洲地區大約得到1/3。
但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控制了其他一些質量相差比較大的酒莊和釀酒廠,為了方便生意他們會在這些酒的標識上用括號寫一個小小的拉菲字樣。但這些酒只有拉菲之名,未有拉菲之實。其中一些的質量只是一般超市貨的水平罷了。你如果把這些酒也叫做拉菲,既沒有錯,也錯的可笑。
順便一說,在公海的油輪上灌裝假拉菲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如果你自己不是真正的社會上流或者有相關渠道,還是小心為妙。
Q:中級酒莊是波爾多地區的中等質量的葡萄酒嗎?
A:中級酒莊的葡萄酒是波爾多地區下屬梅多克區的質量上乘的葡萄酒而非字面上的“中級”。中級酒莊的概念是1932年開始逐步確立并被法國政府官方認可的,它包括了波爾多下屬梅多克地區的200-300家質量上乘的酒莊,其地位在某種意義上僅次于列級酒莊。中級酒莊的產量一般不大,許多酒莊的年產量在5000箱以下。這種非大酒廠流水線式的工藝確保了他們的質量。至于被稱為“中級”純粹是翻譯問題,法文原文“Cru bourgeois”直譯應該是叫“資產階級酒莊”。順便一提,我國國產最好最貴的葡萄酒的質量,也遠達不到Cru bourgeois的水平——雖然它們賣得更貴,但是貴有它的道理,人家真的是物有所值。
Q:波爾多葡萄酒是奢侈品嗎?
A:波爾多酒莊有8000——9000多個。大量的葡萄酒其實是為百姓日常生活服務的。即使是AOC級別的葡萄酒,在歐洲價格在5-10歐元區間的也有不少。當然由于我國自身葡萄酒釀造技術較為落后,加上市場混亂,法國葡萄酒在中國大陸市場上的價格是歐洲零售價的3倍左右也屬于“合理”。但是籠統的把波爾多葡萄酒說成奢侈品就沒有必要了。成熟的發達國家確實產出許多高質量但價格相對大眾化的商品。
Q:木盒包裝的法國葡萄酒質量就有保障嗎?
A:國外在銷售葡萄酒的時候,即使是那些位置高高在上的列級酒莊,也很少用木盒包裝,除非是你聲稱這是禮品用的,他們會作為禮品包裝使用木盒,但這與酒的質量毫無聯系。中國人往往太要面子,覺得木盒就上檔次,一個木屑做的盒子成本有幾塊錢人民幣?它怎么能保證葡萄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