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便盛行酒文化,相比有著數千年歷史的白酒和黃酒,中國葡萄酒的起步雖然晚了許多,卻已在幾十年中成長為葡萄酒界不容忽視的新興力量。今天帶你了解崛起中的中國葡萄酒產區。
在賈湖遺址的酒坊重見天日之后,中國的釀酒歷史已經推至9,000多年前了,然而,它作為葡萄酒大國橫空出世僅僅是近30年的事情。截至2017年,中國已是世界第6大產酒國、第5大市場和第2大葡萄種植國家,從西部內陸的新疆,到東部沿海的山東,從氣候寒冷的遼寧,到四季如春的云南,各個產區的葡萄酒產業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為國內葡萄酒愛好者未來值得關注的話題。值此國慶佳節,紅酒世界就與各位讀者聊一聊中國的葡萄酒產區。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山東
主要品種: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雷司令(Riesling)、霞多麗(Chardonnay)等
中國第一家現代葡萄酒企業——張裕誕生之地,全國總數1/4的酒莊在此扎根,葡萄酒產量占全國總量40%以上,山東無疑是目前中國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
山東省的葡萄酒九成以上產自膠東半島,葡萄園圍繞三個子產區分布:煙臺、蓬萊及青島。山東產區為典型的季風性氣候,冬季溫和少雨,夏季溫暖濕潤,東南季風保持氣溫涼爽,卻也帶來過多的降水,使得真菌病害成為困擾當地葡萄酒生產的極大挑戰。山東大部分地區為沿海平原,坡度較陡的丘陵地區由于排水及光照條件更佳,因此能出產相對優質的葡萄酒。
在三大子產區中,煙臺釀酒歷史悠久,有“中國葡萄酒之都”的美譽。當地地形以丘陵為主,降雨量適中,土壤富含礦物質,主要種植蛇龍珠;蓬萊則有最為廣闊的葡萄園,地勢較平緩,主要種植赤霞珠、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西拉(Syrah)等國際品種。
2、寧夏
主要品種:赤霞珠、梅洛(Merlot)、蛇龍珠、霞多麗、貴人香(Italian Riesling)、雷司令等
說起中國的精品葡萄酒,就繞不開寧夏產區。寧夏位于中國西北內陸,氣候為半干旱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北面的賀蘭山阻隔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避免了春季霜凍的危害。不過,少雨的氣候也意味著寧夏必須通過灌溉為葡萄提供水分,寒冷的秋冬季則需要掩埋葡萄藤來防寒。
寧夏的成功是自然條件和人為努力的雙重成果,寧夏葡萄產業發展局是中國唯一專注于葡萄酒產業管理的省級組織,它幫助當地的葡萄酒企業進行技術開發和品種培育,建設發電站、公路等基礎設施,使葡萄酒成為了寧夏的主導產業之一。
中國引以為傲的精品酒之鄉——賀蘭山東麓位于銀川市西北部,葡萄園朝向為東、南,擁有極佳的日照條件,土壤以淺灰鈣質土、含礫石砂壤土為主,種植的雷司令和霞多麗品質優異。自2003年成為中國首個法定產區后,賀蘭山東麓逐漸在世界范圍內受到關注。
包括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路易·威登-酩悅·軒尼詩(Moet Hennessy-Louis Vuitton,簡稱路威酩軒)在內的國際葡萄酒巨頭都在寧夏投資釀造葡萄酒,而中國精品酒莊在這里也非常活躍,賀蘭晴雪、迦南美地和銀色高地等名莊已在國際葡萄酒賽場上多次獲獎,向人們展現了中國精品葡萄酒的光明前景。
3、河北
主要品種:赤霞珠、梅洛、馬瑟蘭(Marselan)、霞多麗等
河北是葡萄酒產量和產值僅次于山東的重要產區,集結了眾多葡萄酒國資企業,也是中國第一款干白和干紅葡萄酒誕生的地方。雖然河北屬于沿海省份,但大部分葡萄酒產區都偏向更適宜種植葡萄的大陸性氣候,一大原因在于燕山阻隔了東南方向的部分濕潤水汽。不過,河北的夏季降雨對葡萄種植來說仍舊過多,酒農們需要謹慎預防真菌病害。
河北有兩大主要產區,一是位于沿海地帶的昌黎,當地地勢平緩,氣候溫暖濕潤;另一個則是位于首都北京西北方的懷來,這里地形起伏較大,葡萄園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氣候涼爽,夏季相對干燥,光照充足,風土條件優越。
4、山西
主要品種:霞多麗、赤霞珠、品麗珠、梅洛、雷司令、白詩南(Chenin Blanc)等
“有客汾陰至,臨堂瞪雙目。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為君持一斗,往取涼州牧。”這段節選自劉禹錫《葡萄歌》的詩句描述的正是自古就以葡萄酒而聞名的山西。
山西地形以高原為主,葡萄園多種植在黃土高原的山坡地帶,海拔在800米以上,日照時間長。當地氣候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需要埋土防寒。獨特的黃土擁有良好的排水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長,最終結出風味濃郁的健康果實。
山西的怡園酒莊是中國最具國際知名度的酒莊之一,得益于怡園的成功,許多小型酒莊在此建立,以小規模、高成本、精品化的方式釀造葡萄酒,使山西成為又一個頗具發展前景的產區。除怡園外,由波爾多(Bordeaux)釀酒師讓·克勞德·貝汝艾(Jean Claude Berrouet)擔任釀酒顧問的戎子酒莊也已開始嶄露頭角。
5、云南
主要品種:玫瑰蜜(Rose Honey)、赤霞珠、霞多麗等
云南的緯度在北緯20-28度之間,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但較高的海拔帶來了涼爽的氣溫、充足的日照和足夠長的生長季,使其成為葡萄種植的理想之地。
不過,就像許多中國產區一樣,過多的降雨同樣是一大問題。此外,由于適合種植葡萄的地方往往地形崎嶇,因此人力管理成本較高,不適宜大批量葡萄酒的生產,而更適合發展小規模的精品酒釀造,因此云南的優質酒款大多價格不菲。
玫瑰蜜是云南種植最廣的品種,它的身世一直是個謎。人們一般認為玫瑰蜜是在一百多年前由法國的傳教士引入的,而這個品種已在19世紀的根瘤蚜蟲危機中絕跡于法國。
由于有著釀造精品酒的巨大潛質,云南也受到不少國際上的關注。路威酩軒集團在德欽縣建立了敖云酒莊,釀造的波爾多式混釀葡萄酒是中國目前價格最高的酒款之一;滴金酒莊(Chateau d'Yquem)及白馬酒莊(Cheval Blanc)的釀酒師皮埃爾·露桐(Pierre Lurton)也曾表露對投資云南的興趣。
6、新疆
主要品種:赤霞珠、蛇龍珠、梅洛、霞多麗、貴人香、晚紅蜜(Saperavi)、白羽(Rkatsiteli)等
新疆不僅是我國重要的鮮食葡萄和葡萄干產地,也是葡萄酒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新疆的氣候為干旱的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晝夜溫差非常大,而遍布的高山,尤其是天山山脈的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造就了新疆風味濃郁飽滿、極具平衡感的釀酒葡萄。
得益于古代的絲綢之路,新疆與外界連通后也引入了不少西亞的特色葡萄品種,如格魯吉亞的晚紅蜜和白羽,這些品種今后有望促成新疆特有的葡萄酒風格。
7、東北
主要品種: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赤霞珠、品麗珠、霞多麗、威代爾(Vidal)、雷司令等
東北肥沃的黑鈣土不止盛產糧食,也盛產獨具特色的葡萄酒。當地的氣候為濕潤、半濕潤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嚴寒干燥,春秋季節短暫,葡萄生長季也相應較短。
來自長白山地區的野生品種山葡萄經過多年培育,已成為東北重要的釀酒品種之一。這種葡萄富含花青素和酸度,但缺少糖分,釀酒時需要額外加糖。人們也將耐寒性極佳的山葡萄與其他國際品種雜交,提升葡萄的抗寒能力。
吉林通化的釀酒歷史已有上百年,當地氣候相對溫暖,主要生產紅葡萄酒;遼寧桓仁是東北另一重要產區,葡萄園大多分布在桓龍湖周圍的山坡上,充足的霧氣為貴腐菌(Botrytis Cinera)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環境;溉视“黃金冰谷”之美譽,用威代爾、雷司令和品麗珠釀造的冰酒(Icewine)已成為東北的標志性葡萄酒。其中,較為出色的威代爾冰酒帶有蜂蜜、杏干和蜜桃風味,甜蜜的口感與脆爽的酸度相均衡,酒體飽滿,風格優雅迷人,有著不遜色于加拿大冰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