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丘(Cote de Nuits)的黑皮諾(Pinot Noir)香氣馥郁,質感細膩;伯恩丘(Cote de Beaune)的霞多麗(Chardonnay)層次豐富,質地奢華;夏布利(Chablis)以清瘦迷人、飽含礦物質氣息的葡萄酒聞名世界,來自馬貢(Maconnais)的葡萄酒則有著獨樹一幟的飽滿風格,知道勃艮第(Burgundy)的人,無不了解這4個產區的特別之處。不過,他們并非勃艮第的全部,想要弄懂這個“全世界最難懂的葡萄酒產區”,可不能忽略了夏隆內丘(Cote Chalonnaise)。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一、產區概覽
夏隆內丘地處金丘(Cote d'Or,夜丘與伯恩丘的合稱)以南、馬貢以北,葡萄園呈長約25千米、寬約7千米的長條狀分布,與勃艮第整體趨勢相同。位于夏隆內丘以東的城鎮夏隆索恩河畔(Chalon-sur-Saone)得名于附近的兩條河流,即夏隆河(Chalon)與索恩河(Saone),這也是夏隆內丘名字的來源。
在凱爾特人(Celts)統治高盧(Gaul)地區的時候,夏隆索恩河畔便因臨近河流而成為商業重鎮。之后,占領高盧的古羅馬人在此地種植葡萄并釀酒,利用索恩河連通了南部葡萄酒產地與北方的葡萄酒市場,并進一步將夏隆內丘的葡萄酒出售到歐洲各地。進入20世紀下半葉后,隨著勃艮第葡萄酒越來越為人知曉,夏隆內丘也逐漸走進世界各地消費者的視野,憑借著相對優越的性價比獲得了一定的國際市場。
和勃艮第其他子產區相同,夏隆內丘種植的葡萄品種也是以黑皮諾、霞多麗為主,阿里高特(Aligote)和佳美(Gamay)為輔,釀造的葡萄酒包括紅、白、桃紅和起泡酒等類型。夏隆內丘和馬貢一樣沒有特級園(Grand Cru),但有著不少風土條件優越的一級園(Premier Cru),它們大部分位于夏隆內丘5座最重要的產酒村——呂利(Rully)、梅爾居雷(Mercurey)、日夫里(Givry)、蒙塔尼(Montagny)和布哲宏(Bouzeron)。
二、風土與葡萄酒風格
夏隆內丘產區為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而干燥,適宜葡萄成熟。夏隆內丘的地形起伏多變,因此形成的阻隔效應使得產區的降雨相對較少。與金丘大部分地區相比,夏隆內丘的平均海拔更低,年均溫稍高。
在整個勃艮第,石灰巖都是影響葡萄園分布和葡萄酒品質的關鍵。這種巖石擁有優秀的儲熱、排水性能和豐富的礦物質,它與黏土、泥灰巖等土壤以不同的比例結合,形成了勃艮第獨一無二的風土。夏隆內丘的石灰巖分布相對分散,因此葡萄園主要集中在土壤石灰巖含量豐富的山坡上,最優秀的葡萄園朝向南方和東南方。除石灰巖外,夏隆內丘還分布著沙土、黏土和富含鐵質的泥灰巖。
夏隆內丘的葡萄酒有著典型的勃艮第風格,紅葡萄酒年輕時散發雅致的紅色水果和香料的香氣,陳年后多帶有動物、蘑菇和泥土的氣息,單寧緊實,整體架構非常和諧;白葡萄酒散發白花、柑橘類水果和核果的芳香,并能在陳年中發展出面包和蜂蜜氣息,酸度怡人,口感清新而美妙。
更為重要的是,在相同品質下,夏隆內丘葡萄酒的價格更加合理,即便業界不少人認為它們與來自金丘頂級產區的葡萄酒相比或許會缺少細膩和精致感,人們也很樂意將其收入自己的日常酒單之中。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將這里的葡萄酒描述為“樸素版”的金丘酒,并表示夏隆內丘葡萄酒更適宜早飲且價格實惠,是極其實用的選擇。
三、五個酒村
1. 呂利
呂利位于夏隆內丘北部、梅爾居雷和布哲宏之間,于1939年成為獨立AOC產區。呂利的葡萄園內種有224公頃霞多麗(59公頃為一級園)和133公頃黑皮諾(37公頃為一級園),紅、白葡萄酒產量相近。其中,白葡萄酒通常不過橡木桶,帶有清新的黃色水果風味,酒體輕盈,酸度脆爽;紅葡萄酒柔和易飲,常帶有粗獷的泥土風味。業界一般認為呂利村的白葡萄酒品質高于紅葡萄酒。
克魯(Cloux)一級園或許是呂利最常見且最優秀的葡萄園,出產的白葡萄酒更加豐滿、成熟,品質可靠。
2. 梅爾居雷
梅爾居雷是夏隆內丘毫無疑問的核心,夏隆內丘曾有一段時間被稱為“梅爾居雷區(Region de Mercurey)”,可見其重要性。它的名字來源于羅馬神話中的商業之神墨丘利(Mercury)。
梅爾居雷于1936年獲AOC地位,現種植有535公頃黑皮諾和111公頃霞多麗,其中一級園共有約160公頃。這里的霞多麗帶有濃郁的礦物質氣息,風味較為復雜;黑皮諾顏色深濃,單寧豐富,風味兼具集中度和復雜度,有一定的陳年潛力,是夏隆內丘最優秀的葡萄酒。據聞,梅爾居雷的黑皮諾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Henry IV)的情婦——加布里埃爾·德斯特蕾(Gabrielle d'Estrees)的最愛。
米格蘭(Clos des Myglands)一級園是勃艮第著名酒商法維萊(Domaine Faiveley)的獨占園,出產的紅葡萄酒口感清新,卻又帶有煙熏風味且質地厚重,帶有大量紅色水果風味,香料和草本氣息頗具深度。
夏隆內丘最著名的葡萄園可能要數馬丁園(Les Champs Martin),這片葡萄園同時種植紅白兩種葡萄,其中釀造的白葡萄酒擁有濃郁的異域水果風味,香料和礦物質氣息濃厚,品質最好的酒款可在瓶陳5-12年后達到巔峰期。
3. 日夫里
日夫里產區成立于1946年,它的葡萄酒以紅為主,黑皮諾和霞多麗的種植面積分別是224和45.5公頃。日夫里紅葡萄酒單寧絲滑,果味充沛,風格優雅,頗有沃爾奈(Volnay)的神韻。白葡萄酒則常用橡木桶陳釀,帶有標志性的甘草和奶油風味。
所羅門園(Clos Salomon)是較為常見的日夫里一級園,其酒款能夠展現不錯的深度和集中度,塞沃金園(Servoisine)和僧侶園(Cellier Aux Moines)的葡萄酒風味復雜,陳年潛力佳,價格也相對較高。
4. 蒙塔尼
蒙塔尼位于夏隆內丘南端,它與梅爾居雷同年成為AOC產區,現種植有311公頃霞多麗(唯一法定品種),其中1/3為一級園,總數達到49座,位于夏隆內丘第一位。這里的霞多麗大多有著濃厚的香料和奶油氣息,橡木桶痕跡明顯,大量石灰巖土壤帶來的礦物質風味與蘋果、梨和桃等果味相均衡,酸度突出,有一定陳年能力。
菲爾里斯(Les Feilles)和戈海斯(Les Gouresses)兩座一級園的葡萄酒有著更飽滿的酒體和更復雜的風味,品質高于多數一級園葡萄酒。
5. 布哲宏
布哲宏是5座村莊中最北端的一座,這也意味著它與金丘最南端的名村桑特奈(Santenay)相接壤。它是勃艮第唯一可以釀造村莊級阿里高特的酒村,并且只種植阿里高特;在羅曼尼-康帝酒莊(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簡稱DRC)莊主奧貝爾·德維蘭(Aubert de Villaine)的努力下,布哲宏于1998年成為AOC產區;它的地理位置似乎很有優勢,卻沒有一級園……這些特點令其成為頗受關注的新興產區。
布哲宏的阿里高特酒體輕盈,口感順滑,白花和香草氣息明顯,代表著阿里高特葡萄酒的最佳水平。
四、名莊簡介
1. 蘭坡酒莊(Domaine Francois Lumpp)
蘭坡酒莊位于日夫里,是該村最受關注的酒莊之一。酒莊葡萄園總面積僅有10公頃,其中一級園占據了80%以上的比例。蘭坡酒莊的凱西龍園(Clos du Cras Long)和優園(Clos Jus)紅葡萄酒常年能拿到90分以上高分,價格低于許多同等水平的勃艮第葡萄酒,值得嘗試。
2. 珠葉奧酒莊(Domaine Michel Juillot)
珠葉奧酒莊創建于1928年,是梅爾居雷的老牌酒莊,其葡萄園跨越夏隆內丘和伯恩丘產區,其中還包括科爾登(Corton)、科爾登-查理曼(Corton-Charlemagne)兩座特級園和馬丁等著名一級園。珠葉奧酒莊的紅葡萄酒擁有夏隆內丘少見的陳年潛力,一般在瓶陳5至10年后進入巔峰期。
3. 洛倫佐酒莊(Domaine Lorenzon)
建于90年代的洛倫佐酒莊是梅爾居雷的一顆新星,它實行有機種植,只使用人工方式完成葡萄園工作,追求人為干預的最小化,以確保葡萄酒展現出天然的風味。酒莊大部分葡萄園位于梅爾居雷村內,其中馬丁園出產的葡萄酒表現優異,是產區的熱門酒款。
4. 德維蘭酒莊(Domaine de Villaine)
德維蘭酒莊位于布哲宏,由DRC莊主奧貝爾·德維蘭創立。酒莊實行奧貝爾一貫的釀酒理念,采用有機種植和手工剪枝、采收,根據葡萄酒的地塊等條件分別使用新小橡木桶、舊大橡木桶和不銹鋼罐進行陳釀。德維蘭酒莊葡萄酒的品質十分可靠,但或許是由于名人效應,價格也高于其他酒莊。
除了本地的酒莊,許多金丘的名莊也在夏隆內丘收購葡萄園并釀酒,例如休梅因酒莊(Domaine Eric de Suremain)便將呂利村的葡萄酒釀出了金丘名村的水平。其他勃艮第大型酒商,如法維萊、路易拉圖(Maison Louis Latour)和樂弗萊夫(Olivier Leflaive)等有著雄厚的資金和強大的團隊,釀造的葡萄酒也有非常穩定的品質。